股票大跌86%陳睿心寒:小破站磨刀向UP主要效益,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資料圖片)
來源 |?深藍財經
撰文 | 吳瑞馨
嗶哩嗶哩的股票最高時157.66,52周最高低時候只有8.23美元,現在反彈到21.66,但從最高點算現在跌了86%,這讓陳睿和小破站心寒。小破站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開源節流,而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如今,B站還沒"上岸"(指扭虧為盈),就已經開始磨刀霍霍向“UP主”了。不過,看了下,最近又是三只烏鴉,美帝的資本市場就是只看錢,不像中國A股看概念,弄個紅衣主教這樣啊翻翻沒問題,看來B戰的希望還是回到祖國。
上周末,B站的UP主們掀起了停更潮的消息突然登上了熱搜,席卷了網絡。據媒體報道,平臺收益減少、收支難以平衡是停止更新的主要原因。
而在此前,B站公布2022年年報時,去年分給UP們91億的激勵分成,一度震驚全網。與此同時,B站高達75億的虧損也令人矚目。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B站CEO陳睿給投資人畫了一張大餅:預計2023年,我們的整體虧損能夠更明顯地收窄,2024年達到盈虧平衡的目標。與此同時,B站突然把刀伸向了PUGV(專業用戶自制內容)的主力軍——UP主。
成立14年來,B站靠著活躍的ACG氛圍以及大量優秀UP主的內容產出,吸引了一大批高粘性的用戶。為了激活用戶創作的動力,2018年,B站推出了創作激勵計劃,讓UP主們通過視頻制作獲得B站提供的補貼。
但如今,B站為了縮窄虧損,卸磨殺驢,把刀伸向了PUGV的主力軍,小破站還能留住優質內容創作者,留得住Z世代的歡心嗎?
1
B站上岸第一劍,先斬UP主?
B站上最近一個熱門的梗,叫做“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調侃的是考公、考編或考研成功上岸后把原本的男女朋友給甩了。
如今,這個梗用到B站身上,似乎也毫無違和感。不過,B站如今還沒有“上岸”,就已經開始磨刀霍霍了。
近日,不少B站用戶發現很多自己關注許久的UP主發布了暫時停更通知,表示短期內不會再上傳新的內容。
據不完全統計,本次宣布停更的包括知名懸疑推理博主、2019年B站百大UP主@怪異君(265萬粉絲),知名游戲區博主@靠臉吃飯的徐大王(385萬粉絲),剛剛獲得2022年B站百大UP主的@-LKs-(311萬粉絲)以及數位粉絲量在數十萬到數萬的中腰部UP主。
UP宣布停更并不罕見,但多位頭部百大UP主及腰部知名UP主近乎同時宣布停更,這事兒顯然并不簡單。
對于停更的理由,UP給出的理由雖然各不相同,但絕大多數都提到了一個原因——平臺收益減少、收支難以平衡。
而隨著話題沖上熱搜,不少被點名的UP主出來澄清,否認停更潮的說法。其中,@靠臉吃飯的徐大王表示,停更系個人原因。“B站也只是我的一個發布平臺而已,我停不停更跟B站沒啥關系。”@LKs--則稱,“僅代表個人宣布我停更和經濟情況無關,今年在b站收入也不比以前少。”
有近百萬粉絲的知識領域UP主“圖靈的貓”也表示停更潮這個詞有些夸張了。“我們UP主有一些群,目前觀察最近半年停更的沒有特別多,就三四個左右,去年有一些UP主斷斷續續停更,不是最近的。”
隨著事件熱度的不斷攀升,B站也開始對外界回應了。一位B站內容人士對澎湃新聞稱,“停更潮”的說法并不準確,僅是部分UP因為個人原因停更,并非是集體行為。
但據澎湃新聞對多位UP主采訪了解到,去年以來,B站多次變更UP主創作激勵規則,大量UP主反饋稱收入減少,有人稱激勵調整后的總收入相比之前下降了超過30%,中檔次的UP主衰退明確。
用愛雖然能發電,但人生終究還是要面對生存的終極難題。
2
去年激勵分成91億
UP主依舊難以“恰飯”
雖然“停更潮”這個詞或許有些夸張,但UP主的激勵下滑卻是實打實的。
這屬實讓不少人震驚了。要知道,3月初,B站公布2022年以及Q4季度財報披露出,其去年分給UP主91億,還震驚了全網。
雖然每年有B站大手筆的分錢,但B站UP主們的變現卻也越來越困難了。
首先,每個UP主實際能拿到的數額,其實并不多。以去年第四季度為例,B站給超過130萬名UP主分錢。假設去年每個季度獲得分成的人數都是130萬,那么去年UP主們人均獲得的收益,也才700元。這還是平均下來的數據,實際上,粉絲最多,數量最少、處于金字塔頂端的“百大”UP主們能拿到更多的分成,而數量更多的腳部UP主們,一年下來的分成可能比700元更低。
誠然,許多UP主也坦言,B站的激勵并不能養活自己,還是得靠接廣告“恰飯”生存。但近幾年,受到外部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UP主接到的廣告數量也減少。公開統計顯示,2022年全年中國互聯網廣告收入同比下降6.38%,B站這樣難以實現直接交易轉化的平臺首當其沖。
一位腰部UP主對澎湃新聞表示,“這兩年的行業競爭不斷加大,入局者越來越多,如果不努力求新求變,很容易被淘汰。另一方面,短視頻平臺的崛起也分走了用戶的B站的使用時間,以至于原本接商單的機會都下降了。”在他看來,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崛起,也加速了行業本身的“優勝劣汰”。
不僅是收入問題,B站自身內部的各種問題,也讓UP主開始流失。
4月2日,B站知名百大UP主@-A路人-發文稱,B站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太想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地基都沒打穩,就想造800米的摩天大樓”。他列舉了B站的7大問題,包括:
1. 絲毫沒有經紀;
UP主常常更換經紀人,@-A路人-就至少換了10個,經紀人甚至都不認識自己要帶的UP主,也沒看過他們的作品。
2. 捧新人淘汰老人;
對老UP主從來不聞不問,把從其他平臺花大筆金錢搶來的視頻制作者捧為掌上明珠,給上各種資源,還讓老UP做綠葉。
3. 沒有商業誠信;
B站的對接人經常把UP朋友給介紹的廣告推廣,介紹給其他UP主。已有不少UP主當場和B站解約。
4. 鼓勵惡性競爭;
UP主線下演唱會、直播等被刻意做成PK形式、積分機制,引導水軍粉絲買水軍,刷彈幕,罵對家,好好的演唱會被搞得烏煙瘴氣,到處都是謾罵和暗諷。直播更是如此了。
5. 做事根本不考慮后果;
21年的一次演出中,一個領導命令“第一時間聯合UP主投稿演出內容以確保點擊率”,結果演出災難百出,因為強行設置了“聯合投稿”,導致很多UP主直接投了一份根本不能觀看的黑歷史或者車禍現場。
6. 架子非常大;
UP主的要求基本上都會被視為無理取鬧。但凡多問幾句或提一些要求,就會被對接人認為是“UP主配合度低”,一些好的項目就會失之交臂,因為“好的項目、合作要優先給聽話的UP主”。
7. 永遠找不到的領導
當UP主有疑問向對接人提出各種問題,他們往往都是向領導請示匯報,然后回給你一個根本不知所云的答案。只有UP主在網上吐槽B站的時候,反應才是最快的。
UP主們既賺不到錢,還要各種受氣,長期以往,B站要如何留住這批內容生產的主力軍呢?
3
盈利困境
如果可以的話,相信B站也是希望自家的UP主能夠賺錢的,但是B站也在面對多年來的一個難題——虧損。
據今年3月初,B站公布的2022年以及Q4季度財報顯示,2022年B站實現營收219億,同比增長12.98%,但其凈虧損虧卻擴大了10%至75億。
而在財報發布當天的電話會議上,B站CEO陳睿也給投資人畫了一張大餅:預計2023年,我們的整體虧損能夠更明顯地收窄,2024年達到盈虧平衡的目標。
要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縮減收入分成,也就是減少給UP主分的錢。
財報顯示,2022年B站的營業成本高達180億元,同比增長18%,B站表示主要由于收入分成及內容成本增加所致。而收入分成主要是在直播和廣告業務中給UP主的激勵/分成,達到91億元人民幣。
給UP主分的錢,竟然超過了全年虧損!這也意味著,如果B站能減少在這一方面的支出,或許能讓虧損實現大面積收窄。如果狠狠心取消創作激勵,B站或許能一舉扭虧!
從這個角度出發,B站突然把刀伸向了PUGV的主力軍——UP主們,目的已經很明顯了。
除此之外, 在2022年12月,B站還進行了一輪大規模裁員,裁員比例約為30%,對接UP主的運營崗位是重災區之一。
種種跡象表明,B站為了收窄虧損,勢在必得。但唇亡齒寒,把刀伸向UP主后,小破站還能否留住優質內容創作者,留得住Z世代的喜愛嗎?
究竟該如何取舍,B站面對的難題,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