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17日,市場表現溫和,最近市場進入一個平靜期,不知道是否是暴風雨到來之前的寧靜。歷史上很多大行情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大行情來臨之前都會有一輪暴跌,畢竟機會跌出來的;另一個特點是大行情很多都在6、7月份迎來轉折點,也就是行情起點。當然,歷史從不雷同而只是押韻,不要將刻舟求劍的結論作為真理,我只是猜測,并無真憑實據。
板塊上,今天市場焦點是國防軍工。包括空間站、民爆、天基互聯網等概念,包括造船業和航天航空板塊。這些個股在最近表現都非常活躍。這里,一方面可能是周期影響,我國在造船上的優勢日趨明顯,而全球船舶需求處在一個轉折點,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政府投資促進,諸如航母、天基互聯網和宇宙探索計劃,都需要政府出錢。這些理由我們之前都經常提,但額外還有一個點可以提一下:我一直嘗試理解未來中國在科研上的新舉國體制。實際上政策面,舉國體制提了很多次,但并沒有具體的刻畫。我所認知的舉國體制,應該是和過去計劃體制有區別,是類似于美國硅谷當年的政府采購模式。硅谷早年就是空軍基地,硅谷芯片產業就是美國軍方訂單喂大的,說到本源,互聯網都是以前美國國防部的阿帕網,CDMA是美國二戰的聲吶技術。所以,舉國體制可以不是計劃方式,政府出項目,要登月,要空間站,要天基互聯網,然后將訂單發給企業,無論是要突破技術還是生產火箭零部件,都由企業來完成。而企業家有創新精神,他們會努力實現技術,也會壓低成本。所以,造船業和航空航天業的企業還有個潛在可能的利好,那就是受益于新舉國體制。當然,我理解的新舉國體制只是一種模式,萬一和我想象的不一樣呢?但投資人是時候思考一下,中國科技產業未來滾動研發的模式應該是怎么樣的。
消息面上,今天還有一個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一個是下鄉,一個是造充電樁。不過這個政策其實還有一個背面,這也側面說明當前新能源車實際上在一個市場逐步飽和的狀態當中。因為新能源車占新車銷售比重的3成,這個比例很高。我是反對那種“禁止燃油車”的過激觀點,所以新能源車應該不會在短期內超過5成市場份額,也就意味著新能源車將進入一個增長瓶頸期。正因為在瓶頸期,所以才有必要開辟新的需求市場,才會有新能源車下鄉政策。還記得過去我們的汽車下鄉、家電下鄉嗎?汽車下鄉和家電下鄉推出的時候,都是這些產業進入成熟期的時候。當然,肉眼可見的,2007年家電下鄉之后,格力、美的、海爾三巨頭都獲得了數年高增長。同樣的,新能源車的頭部企業也會因此獲益數年。但這里強調一點,介于新能源車在成長期的末端,成熟期的開始,未來對新能源車股可以投資,但必須關注他們的估值。
財務估值依然簡單,利潤預期增速乘以100和市盈率比較。你覺得某家新能源車企明年增長20%,那么就給20倍市盈率的合理估值。個人一直嚴格區分成長和成熟階段企業的投資。針對不同階段,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成長股可以貴一點,成熟股則要看價格,要合理的估值。但我認為充電樁實際上還在成長期。這里一個是鄉村有很大的充電樁需求,這是其一,其二是充電樁也存在迭代需求,充電會越來越快,安全性要越來越高,高電壓和大電流成為新的需求點,充電樁也要和能源網絡匹配起來。這些都是充電樁產業的機會。以下圍繞充電樁給一些參考標的,免責掛上,僅供參考:高壓快充和液冷相關的充電樁配套企業:盛弘股份、通合科技、沃爾核材、永貴電器。高毛利和出海相關企業:道通科技、炬華科技。充電核心模塊:特銳德、綠能慧充、萬馬股份。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