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6日日本股市低開高走再創新高,而A股這個小丑低開低走再創新低。今天是滬指春節后首次收盤跌破3200點,前面幾次只是盤中跌破尾盤都收回來了,創業板指就不用說了,明天再跌一點就會跌破去年上海疫情殺出來的低點,再往前數就是2020年6月的位置,等于三年白玩,這是一種何等的悲觀。
截止收盤,上證指數跌幅為1.15%,創業板指跌幅為1.70%。兩市成交額小幅放量至0.93萬億,超過4500只個股下跌,僅不到600個股上漲,慘不忍睹。
分行業來看,僅煤炭、房地產、建筑材料三大行業上漲,電子、國防軍工、計算機、公用事業、環保領跌。
昨天有個段子比較火,一位新能源基金經理調侃道:“中國做不出來的就是高科技,比如AI、芯片,中國做得出來的就是制造業,比如新能源。”2021年市場談論新能源都是冠以高端制造、高科技,現在就是低賤的制造業,只配低估值。這么多年了,A股這種抱團炒作、高度博弈的生態沒有得到改變。
不過今天有一個好的跡象就是新能源盤中有動作,特別是光伏板塊,盤中一度翻紅,電池片走強,愛旭股份漲停。
對于光伏板塊,南方新能源聯接基金經理龔濤認為今年以來,從光伏產業鏈上游的硅料到下游的組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光伏行業的產能出現了階段性過剩。
目前晶硅光伏電池最高的轉換效率紀錄是我國企業創造的26.81%,打破了日本企業保持了5年的世界紀錄。不久前,該公司對外宣布了在商業級絨面CZ硅片上實現了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31.8%的轉換效率,創造了世界前三、中國第一的紀錄。光伏行業的主旋律是降本增效,光伏行業或已進入了一個內部調整變革期,雖然面臨短期低端產能過剩的局面,但伴隨著技術升級和行業內結構性調整,同時伴隨著行業需求仍然穩定增長,總體來說,未來幾年或將處于較穩定的發展期。
展望未來,隨著未來技術方面進一步成熟、良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有望實現電池成本進一步下降,轉換效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本文首發于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