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品 | 異觀財經
(相關資料圖)
作 者 | 鬼神前鬼
藥師幫(09885.HK)發布公告,于2023年6月15日至6月20日招股,擬發行1580.88萬股,其中,香港發售占10%,國際發售占90%,另有超額配股權15%。每股發售價19.00港元-23.00港元,每手200股。
公司預計于2023年6月28日在香港主板上市,有望成為港股“院外醫藥產業互聯第一股”。那么,藥師幫這只新股到底成色如何?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會為其“買單”嗎?
藥師幫“院外醫藥產業互聯第一股”成色如何?
據招股書介紹,藥師幫是一家連接醫藥行業的上游參與者(包括藥企及經銷商)和下游參與者(包括藥店及基層醫療機構)的B2B醫藥交易平臺。
一、從平臺GMV看,根據更新后的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年,該平臺總GMV達到378億元,其中平臺業務的GMV為226億元,占總GMV的59.8%,自營業務的GMV為152億元,占總GMV的40.2%。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2年GMV計,藥師幫是中國院外醫藥產業最大的數字化服務平臺,占中國院外數字化醫藥流通服務市場21%的份額,超過第二名近10個百分點。
二、從平臺買家看,注冊買家數量、月均活躍買家、月均付費買家均實現持續增長,付費率從2021年的87%,提升至2022年的92%。
三、營收方面,公司營收規模保持增長,超九成收入靠藥品銷售。
藥師幫旗下有平臺業務、自營業務、其它創新業務三大創收板塊,其中自營業務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自營業務簡單理解就是,通過自己的平臺直接銷售藥品創收。自營業務貫穿采購、倉儲、處理訂單、開票、收款到交付給下游藥店和基層醫療機構的整個供應鏈。2022年,該公司平均每月采購并向下游藥店及基層醫療機構銷售約27.8萬個SKU。
過去三年,其自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6.91億元、95.90億元、135.19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3.8%、95.0%、94.7%。
四、利潤方面,公司尚未實現盈利,過去三年巨虧25.7億元,凈虧損呈現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2020年至2022年,藥師幫凈虧損分別為5.72億元、5.02億元和15億元,虧損程度進一步擴大,三年的凈虧損率為9.4%、5.0%和10.5%。
藥師幫增速不增利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公司總體毛利率不高,毛利無法覆蓋營銷等各項費用支出;另外一方面,則是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損失,導致虧損規模進一步擴大。
運營費用方面,藥師幫的費用包括研發費用、銷售及營銷費用、一般行政及管理費用,過去三年,公司總運營費用分別為9.07億元、13.27億元和16.92億元,占收入的比例從2020年的15%降至2022年的11.9%,但依然高于毛利率水平。
此外,藥師幫一直被外界詬病的是其高昂的營銷開支,過去三年累計高達31億元。高企的營銷費用嚴重壓縮藥師幫的利潤空間。值得注意的是,藥師幫的營銷及銷售費用率正在持續降低,2020年至2022年分別為12%、10.5%和9.3%。
從盈利角度來說,毛利率越高,就說明該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利潤就越大。2020年至2022年,藥師幫的毛利率并沒取得顯著增長,分別為10.0%、9.1%和10.1%,2022年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
五、現金流方面,目前該公司運營現金流處于匱乏的狀態,報告期內分別為-1.24億元、-4.87億元和9820萬元。公司主要通過股東出資及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所產生的現金,為經營及投資活動提供資金。報告期內,公司的融資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58億元、11.24億元和2.62億元。
但即便有股東出資,公司的賬面現金流也并不“富足”,報告期內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1.31億元、4.16億元及人民幣8.35億元。
藥師幫所處賽道是一個好的投資賽道嗎?
一、市場前景可觀,政策利好,為企業打開更大想象空間。
醫療大健康產業的前景不言而喻。往大里說,藥師幫所屬的賽道屬于大健康的賽道,這是一個具備萬億市場規模的賽道。在經濟與城鎮化持續發展的背景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伴隨人口老齡化,醫療消費需求持續釋放,以及政策對醫療體系政策的引導,大健康市場中國已經躍居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大健康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13萬億元。
往細里說,藥師幫所在院外市場前景可觀。數據顯示,2022年,院外醫藥流通市場為6397億元,占整體醫藥流通市場的36.5%,預計到2027年會達到1萬億元,占比將增至47.1%。
2023年以來,醫療政策密集出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集采推進、處方藥外流,建設鄉村醫療,院外市場在政策推動下迎來全新機遇,相比服務大醫院,基層醫療有著更廣闊的市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3.3萬個,其中約95%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約98萬個。而在總診療人次中,2021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服務42.5億人次,占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量的50.2%。在發達國家,基層診所能處理病人85%-90%的健康問題。對比來看,基層醫療未來將大有可為。
零售藥店作為藥品流通的終端,隨著醫改政策落地、基層居民用藥、購藥需求的增長,將成為零售藥店增長的重要驅動,以藥品銷售為主的藥師幫,也將從中受益。
二、行業競爭加劇,藥師幫陷“四面埋伏”。
醫藥流通領域,目前已上市的公司上海醫藥、九州通等收入超千億;醫藥零售行業,以老百姓、一心堂等為代表的頭部連鎖藥房,通過開店、并購、加盟等多種形式擴充自身的門店體系,以提升行業集中度。
此外,藥師幫還面臨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叮當健康、美團買藥等平臺的競爭。從營收規模方面,藥師幫營收遠不及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均有自營業務,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阿里健康營收267.63億元,相較于2022年的 205.78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醫藥自營業務實現營收235.92億元、醫藥電商平臺業務實現營收 22.38 億元、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實現營收 9.34 億元。
京東健康2022年總營收為467.36億元,相較于2021年的306.82億元,同比增長52.3%,其中醫藥自營業務為403.66億元、服務收入為63.69億元。
相比藥師幫凈虧損的持續擴大,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已實現盈利。2023財年,阿里健康凈利潤為5.33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2022年,京東健康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下,實現凈利潤26.2億元,同比增長86.6%。
綜上所述,藥師幫所在的行業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面對各路強勢對手的競爭,“流血上市“的藥師幫想要贏得二級市場投資者們的青睞,需要盡快止損,向市場證明自身具備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