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阿里港股 $09988.HK 今日開盤走弱,盤中一度跌超3%,股價現報93.05港元。昨晚公司公布2023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阿里巴巴Q1實現營收2055.6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超市場預期;調整后EBITA 344億元,同比下降18%,凈利潤302.52億元。
阿里Q1業績成色如何?未來股價又會如何表現?
(相關資料圖)
具體來看,阿里巴巴中國商業業務收入達1419.35億元,同比下滑1%。Q1淘寶和天貓上產生的在線實物GMV同比錄得中單位數下降,淘特和淘菜菜等新興業務取得持續持續進展,淘菜菜GMV同比增長超200%。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超1.23億消費者在淘寶天貓年度消費超1萬元,跨年活躍率約為98%。平臺共擁有2500萬名88VIP會員,每名會員的年平均消費額超過5.7萬元。
此外,阿里國際商業板塊溫和復蘇,本地生活服務板塊GMV恢復正增長。云業務方面,本季度同比增加10%,連續七個季度實現盈利。
相關閱讀:一圖看懂丨阿里巴巴2023財年Q1營收2055.6億元超出預期
在隨后的業績電話會上,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表現文件,主要是因持續改善運營效率以及更專注優化成本,關鍵戰略業務虧損收窄。公司今后重點從用戶規模增長轉為提升現有用戶錢包份額,做好分層運營。
在阿里公布業績后,多家大行也發布了對其的評價及展望。其中,瑞信予阿里 $09988.HK 目標價161港元,較現價仍有73%上行空間;美銀、招銀、小摩等大行均認為其季績超出預期,維持“買入”評級;僅交銀國際考慮到公司客戶管理收入前景,對其目標價輕微下調。
中金公司:新業務減虧成效顯著,大盤漸進復蘇中金公司發研報指,阿里巴巴1QFY23 收入符合預期,利潤超預期;公司多業務矩陣形成互補,新業務減虧顯著。
中金表示,宏觀環境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消費修復尚需時日,預計阿里集團核心電商GMV 和收入或不會出現明顯反彈,而是呈現逐步改善的趨勢。且公司決定從用戶數量轉向用戶體驗,投入與降本增效并行,有望為高質量增長奠定基礎。
該行下調阿里巴巴2023 和2024 財年收入2%和4%,維持凈利潤預測不變,評級“跑贏行業”,港美股目標價分別為137 港元、140 美元。
交銀國際:季度業績穩步回升,估值具有吸引力交銀國際指出,阿里巴巴一財季收入、每股凈利潤,超出該行預期3%/2%。該行認為,阿里今季度業績穩步回升加上中國商業盈利能力恢復及云計算、全球物流戰略前景,估值具有吸引力。
未來市場關注焦點由年度活躍消費者轉移至消費,投資云端及物流基礎設施并改善成本結構。該行維持阿里巴巴-SW“買入”評級,預計第二財季總收入同比增長6%,但客戶管理收入前景較低,目標價由156港元下調至151港元。
大和:首季效益提升帶動盈利上行,三大因素催化股價表現大和業績點評指,盡管云收入低于該行預期,但阿里巴巴2023財年第一季度核心商務領域的利潤率均超預期。該行認為,市場低估了公司未來幾個季度由嚴格成本控制措施帶來的盈利上行空間。
作為中國消費復蘇的主要受益者之一,阿里巴巴仍被投資者低估,預計其股價將在下半年受益。此外,香港市場雙重主要上市、螞蟻集團的利好消息和股票回購將是該股的主要催化劑。該行將2023年盈利上調5%,以反映虧損收窄。重申“買入”評級與150港元目標價。
小摩:阿里首財季利潤勝預期,受惠成本優化小摩表示,阿里首財季利潤勝預期,且阿里成本優化推動利潤上升,大量業務按季虧損收窄,反映集團正向更有財務紀律和成本意識的方向過渡。
該行表示,相信在未來幾個季度,成本優化將繼續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預計股價將對這些結果作出積極反應。摩通預計,阿里股價上行空間將由市場上調對其盈測所驅動,當盈利在6至12個月內恢復至20%以上的增長速度時,股價驅動力將轉為估值擴張,重申“增持”評級,目標價135港元。
相關閱讀:阿里巴巴高管解讀財報:消費端重點不再是拉新,而是做好分層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