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平甸鄉寧河村委會,有著這樣一位被村民們稱作會變“戲法”的村支書——龔家龍。
一變烘烤隊
煙葉烘烤質量層次不齊,一直是村里群眾最大的絆腳石。每每望著村里父老鄉親們時有的損失,心系群眾的龔家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時時刻刻都想著解決的辦法。
2008年,龔家龍從外地高薪聘請烘烤師傅,拉上幾個村里年富力強的小伙子一起,硬生生變出了新平縣第一個“烘烤專業隊伍”。另外還采購了一臺大板稱,組織農戶過稱收購鮮葉進行商品化烘烤。除此之外,龔家龍不斷優化運作模式,以小組為單位,培養當地的烘烤師進行商品化烘烤。
二變農機隊
龔家龍不僅在鉆研烘烤上有一套,在解決農戶種煙問題上他也能想出好辦法,給鄉親們變出個農機隊來。
“我們村里年輕人太少了,閑置土地又特別多,所以我當時就想利用大型機械來進行耕作,降低村民的勞動強度。”龔家龍回憶道。2011年,龔家龍組織村里的24名青壯年,成立了新平縣第一個“農機專業合作社”,請來老師對“機手”進行理論及實操培訓,通過測試的“機手”才能被吸納進農機合作社,通過農機整地、理墑、蓋膜等作業,提供有償服務。
“土地翻得深,紅土才能變成金。”在全鄉備耕生產和整治荒地的大好時機,農機隊不僅高質量完成了全鄉高標準農田改造任務,也賺到了農機隊成立以來的“第一桶金”。
“龔書記思想意識超前,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的農機隊作業面積已覆蓋全村3800多畝耕種地,并且吸納了12名黨員‘機手’,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卓有成效,社員服務群眾的意識不斷在增強。”易金美笑著說。(記者 鄭義 通訊員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