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2022年第29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影醫療”)首發獲通過。換句話說,聯影醫療在科創板IPO獲得有效進展。
下一步,聯影醫療將遞交注冊,有望在2022年內實現掛牌上市。據貝多財經了解,聯影醫療的招股書于2021年12月31日獲得科創板受理,擬募資124.80億元,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
信息顯示,聯影醫療成立于2011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張強。根據介紹,聯影醫療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性能醫學影像設備、放射治療產品、生命科學儀器及醫療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
聯影醫療的總部位于上海,同時在美國、馬來西亞、阿聯酋、波蘭等地設立區域總部及研發中心,在上海、常州、武漢、美國休斯敦進行產能布局,已建立全球化的研發、生產和服務網絡。
研發占比逐年下降,核心部件受制于競爭對手
截至報告期末(2021年末),聯影醫療累計向市場推出80余款產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統(MR)、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CT)、X射線成像系統(XR)、分子影像系統(PET/CT、PET/MR)、醫用直線加速器系統(RT)以及生命科學儀器。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聯影醫療共計擁有超過2600項授權專利,其中境內發明專利超過1200項、境外發明專利超過400項。據智慧芽數據顯示,聯影醫療及其關聯方共有5570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有效專利2734項,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設備、磁共振成像等領域。
報告期內(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聯影醫療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6.90億元、8.50億元和10.4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3.17%、14.76%和14.45%,雖然研發占比逐年下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
數據顯示,行業內主要公司均大力進行研發投入,持續進行技術升級迭代以形成差異化的技術特點。相比之下,西門子醫療2021年研發費用為15.46億歐元,GE醫療2021年研發費用為8.47億美元,遠高于聯影醫療。
聯影醫療表示,若該公司未來研發投入不足,或者受研發人員、研發條件等不確定因素限制,可能導致不能按照計劃開發出新產品,在研項目無法產業化,或者開發出的新產品在技術、性能、成本等方面不具備競爭優勢,進而影響到其在行業內的競爭地位和市場占有率。
據介紹,在高端PET/CT、MR和CT等產品市場,GE醫療、西門子醫療和飛利浦醫療等進口品牌曾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經過十余年國產醫學影像設備技術的發展,國產品牌的進口替代趨勢愈發明顯,進口品牌的市場份額呈現下降趨勢。
同時,聯影醫療還面臨國內醫學影像設備廠商的競爭,包括邁瑞醫療、東軟醫療、萬東醫療等在內的國內廠家在XR、CT、MR和PET/CT等產品領域積極布局,不斷加大在醫學影像設備市場的開拓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聯影醫療的產品存在核心部件對外采購的情形。其中,對于XR產品,生產用的X射線管和平板探測器均系對外采購,除少數產品的高壓發生器系自主研發外,大部分產品生產用的高壓發生器系對外采購;
對于CT產品,聯影醫療已經實現探測器的自研自產,除少數產品的球管和高壓發生器系自主研發外,大部分產品生產用的球管和高壓發生器系對外采購;對于RT產品,生產用的磁控管等亦系對外采購。
聯影醫療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生產用的核心部件存在無法穩定供應的風險,上述核心部件主要從飛利浦、萬睿視、佳能等境外供應商或其境內子公司處采購。此外,對外采購核心部件還存在價格波動風險。
其中,飛利浦旗下飛利浦醫療還是聯影醫療的競爭對手。
已實現連續盈利,業績增速有所放緩
2019年、2020年、2021年,聯影醫療的營收分別為29.08億元、57.61億元和72.5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6.03%;凈利潤分別為-4804.76萬元、9.37億元和14.04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55億元、8.78億元和11.66億元。
2022年第一季度,聯影醫療的營收為16.59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3.82億元增長20.04%;凈利潤為3.02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2.95億元增長2.20%;扣非后凈利潤為2.68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2.47億元增長8.46%。
隨著規模的擴大,聯影醫療的收入雖然保持快速增長,但增速卻明顯下滑。其中,2020年的營收增長率高達98.11%,2021年則降至25.92%,2022年繼續下降。不過,該公司在2020年實現扭虧為盈,2021年增長49.84%至14.04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的增速則將至2.20%。
此外,聯影醫療預計其2022年1-6月(上半年)營收為38.57億元至41.65億元,同比增長25%至35%;預計凈利潤為7.64億至8.42億,同比增長18%至30%;預計扣非凈利潤為6.7億元至7.45億元,同比增長19.76%至33.16%。
聯影醫療表示,其在報告期內通過持續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在自主知識產權、供應鏈管理、規模生產、綜合服務和整體方案解決能力等方面逐步優化,提升了公司產品價值及客戶服務能力,實現業績快速增長。
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及技術的持續升級,聯影醫療過往積累的技術和研發優勢將逐漸顯現,并通過產品研發升級和工藝水平優化,實現對成本的有效管控。但若行業的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可能導致其盈利能力下降,進而致使經營業績下滑。
本次上市前,薛敏通過聯影集團實際支配聯影醫療23.14%的表決權,通過上海影升實際支配8.31%的表決權,通過上海影智實際支配聯影醫療0.43%的表決權。因此,薛敏實際可支配聯影醫療的表決權比例合計31.88%,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
據介紹,薛敏于1998年回國創辦深圳邁迪特儀器有限公司,此后一直在醫療設備行業從事研發、管理、咨詢等工作。報告期初至2020年9月任聯影有限(即“聯影醫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2019年至今任聯影集團董事長。
貝多財經了解到,持有聯影醫療0.5%股權的股東——上海康狄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相關的部分股權已于2021年5月被凍結,涉及屠偉所持有的504.8萬元股權權益(對應股權6.6667%),執行法院為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
對此,聯影醫療并未予以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