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節奏,很多人認為自己的虧損,是因為大盤指數下跌了,或者大盤指數十年3000點,這種理解是有失偏頗的。
A股市場,對幾乎所有股友都是一視同仁,能不能盈利,與市場無關,主要原因還是自己的節奏,二八定律,無法避免。
大多數人虧損,都是追漲了,然后又底部割肉了,你不想追漲,但是主力拉升到你想追漲為止,你不想割肉,但是主力砸盤到你割肉為止。
(資料圖片)
A股行情預判
這個位置,很多行業,已經漲到4000點,同時又有行業跌到3000點,核心就是自己的節奏,不追漲,是一個永遠繞不開的話題,永遠在等你的100股。你越不追漲,它就越是上漲。
要不要追漲,也很好判斷,這個行業的資金流入情況,主力資金撤退,特別是行業炒作的方式,有它們標志性的K線,你要學會大概率判斷,雖然不是追求逃頂。
高位博弈,也是一種玩法,而且是高手必備的素養,只是大多數人,做了自己能力范圍外的事情,高收益,一定要高風險,你真的會駕馭嗎?越復雜,越專業的玩法,越需要自己的心態,技術水平都是頂級。
既然有行業輪動,市場就會高低切換,個人觀點是跌到3000點的行業會補漲,漲到4000點的行業會回調,一直都是價值回歸的過程,蹺蹺板效應,這也是A股的格局,5000只股票,存量資金有限,只能如此了。
或會迎來“強降雨”?
外圍的利空,最后的挖坑下跌?高估的行業,隨時會雪崩。大盤下跌,最受影響的一定是高估的行業,年初的下跌,主板的跌幅有限,中小創的跌幅才比較多。特別是高景氣賽道股,都是以腰斬收尾。
這種行情,還會重演,A股的炒作很極端,要么不漲,一漲就是連續大漲,資金抱團可以迅速把一個行業炒到巔峰,大多數基民、股民慕名而來的時候,一次性收割,量化交易,沒有情緒。
一直在上演,半個月腰斬的行情,所以A股的風險,比以前熊市更可怕,大盤指數風平浪靜,行業牛熊切換,一直在發生,核心是你的持股節奏,追漲殺跌,比以往更加兇險了。辛苦攢了半年的收益,幾個交易日就還給市場了,已經成了大多數人的標簽,因為下跌太極端了,4400只股票下跌的行情,已經習以為常了。
綜上所述:無論大盤指數是否大跌,有些行業都會迎來“強降雨”,等它們跌了,年底前最后一輪主升浪就開啟了,夏夏一直惦記的第二輪反彈,就會浮出水面了。
最后結語
這個市場盈利很難,因為對手越來越專業,以前還是操盤手,現在是大數據,AI機器人,你的底牌透明,它們利用大數據支配交易。
唯一不變的盈利法門,就是買人無人問津處,賣在人聲鼎沸時。低吸潛伏,中長線持有,靜待花開,這件事情不需要技術,卻比技術要求得更多,因為克服人性,比學技術更難。
原創不易,歡迎轉發!期待大家點贊、關注、留言……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