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凱摘要:在公司股價飆升的同時,科信技術的幾個股東已開始大筆減持。
作者|藍月
9月9日,三大股指權限飄紅,科信技術卻大跌6.99%。最近幾個月,A股儲能板塊持續活躍,科信技術也因為沾上熱點而被資金爆炒,從6月至今暴漲逾5倍,可謂是超級大牛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機構攜手游資炒作
儲能板塊無疑是近期市場最大的熱點之一,機構頗為看好。如德邦證券認為,看好儲能未來的發展空間,未來3至5年,儲能的爆發率有望超過新能源車。目前儲能是0到1的階段,如同三年前的新能源車。
在儲能板塊中,科信技術無疑是最亮眼的個股。該股從6月下旬不到9元錢一路攀升至50元以上。從買入該股的資金來看,既有游資也有機構的身影。
由于連續3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30%,科信技術7日再登上龍虎榜。從龍虎榜公布的三日買賣數據來看,機構專業席位合計凈買入8490.72萬元;此外,光大證券北京光華路營業部、中信建投福清田乾路營業部、中信證券上海溧陽路營業部等知名游資也榜上有名。
此前的8月23日交易所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共有四家機構專用席位凈買入科信技術2.58億元。
資料顯示,科信技術是一家專注于提供FTTX接入網、無線接入網和傳輸網中通信網絡物理連接設備、應用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2016年11月22日登陸創業板。
從目前看,資金看重的是公司的儲能業務。去年8月,科信技術設立廣東科信聚力新能源,該公司主業定位、儲能等領域的發展。今年上半年,科信聚力年產約1GWh電芯產線開始設備安裝與調試,首條產線確定為100Ah的超薄電芯,定位用戶側儲能市場。
8月9日,深交所曾下發關注函質疑科信聚力投產建設的年產約1Gwh電芯及模組產線項目、是否存在借助市場熱點操縱股價等問題。對此,公司表示科信聚力目前處于產能爬坡期,已獲取的行業儲能訂單主要為韓國和中國客戶少量儲能業務驗證訂單,合計僅30萬元左右,未來是否有批量訂單尚具有不確定性。
除了儲能,科信聚力的鋰電業務也獲突破。8月22日,科信技術公告稱,科信聚力與韓國S客戶簽訂了《戰略合作及長期采購協議》。本協議為框架協議,主要為韓國S客戶擬在合作期間內,向科信聚力采購容量不低于300MWh鋰電池產品,采購總價值不低于3.6億元,協議有效期為2年。
業績平平股東減持
在連續暴漲后,科信技術已多次發布股價異動澄清公告。公司7日晚發布股價異動公告稱,公司目前主要業績來源于通信業務,公司儲能產品雖已通過部分相關認證,但上述認證為行業門檻式強制檢驗標準且尚未產生大批量交付訂單。公司股價近期漲幅明顯偏離公司基本面,明顯高于細分行業上市公司均值,公司除上半年扭虧為盈外,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儲能板塊業務拓展進度尚存在不確定性。
最近幾年,科信技術業績表現不佳。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虧損8203萬元,2020年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1242萬元,2021年又再度虧損1.2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再度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1188萬元。中報顯示,業績增長主要系上半年銷售訂單增長所致。
從上半年營收構成看,科信技術核心收入依舊來自無線網絡能源產品、數據中心產品、固定及傳輸網絡產品等。由此不難看出,公司儲能、鋰電等新業務尚未明顯發力。
不過,科信技術轉型儲能的決心似乎已定。8月22日晚,科信技術宣布擬定增募資6億元,實控人陳登志擬認購不低于3000萬,募資將用于儲能鋰電池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借款。
公司表示,儲能鋰電池項目的建設期為2年,全部建成達產后,將新增2GWh儲能鋰電池電芯和系統組裝生產線。消息公布的第二天即8月23日,科信技術暴漲15.86%,總市值突破百億元。
不過,在公司股價飆升的同時,科信技術的幾個股東已開始大筆減持。
公司7月25日公告稱,股東張鋒峰于6月1日至7月22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624萬股,占總股本的3%。同時,張鋒峰計劃在8月16日至10月31日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份624萬股。同日,公司公告稱,股東曾憲琦于6月26日至7月22日期間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208萬股,占總股本的1%。
此外,股東眾恒興從2019年12月16日至2022年4月29日合計減持1364.2萬股,占總股本的6.57%。
除了股東減持,科信技術的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也已出售完畢。公司8月26日公告稱,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所持有的164.12萬股已于2月21日至8月26日期間全部出售完畢。
免責聲明
富凱財經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本文由富凱財經原創,轉載聯系后臺,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