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文靜
在地方政府對鋰電池產業的爭相布局中,廣州看中了孚能科技。
11月9日,孚能科技(SH:688567)披露《2021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公告書顯示,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事項實施完畢,確定發行價格為23.70元/股,發行數量為1.4億股,定增總金額為33.18億元,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32.56億元。
(相關資料圖)
從公告來看,本次定增孚能科技共收到包括UBS AG、華友控股、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10名投資者的有效報價,最終確定發行對象為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創興新能源投資合伙企業3名投資者,認購資金分別為11.71億元、11.01億元、10.46億元,對應獲配股數分別為49,409,282股、46,455,696股、44,135,022股。
定增完成后,這三家公司將成為孚能科技的第三、四、五股東,分別持有上市公司4.08%、3.84%、3.65%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資料顯示,這三家公司背后的最終實控人都是廣州市國資委,而如果從這個角度計算,那意味著借助這次定增,廣州市國資委間接拿下了孚能科技11.57%左右的股份,成為其實際上的第三大股東,而且這三家公司在此次定增中出價最高,可以看出廣州市國資委的“勢在必得”。
在資本寒冬的當下,大手筆拿下孚能科技的所有定增份額,廣州市國資委到底有怎樣的打算?孚能科技又能獲得怎樣的發展?
意在引入電池廠及儲能項目
在新能源產業布局中,廣汽埃安顯然是廣州市的一大亮點,但在新能源車上游產業鏈方面,廣州的布局并不算多,而電池制造基地顯然是新能源產業鏈的核心,廣州市國資委參與孚能科技定增意在引入孚能科技電池廠落地。
雖然在公告中并未透露這一規劃,但在孚能科技定增公告發布后的交流會中,官方表示后續上市公司與廣州市國資委會有動力電池生產的合作計劃。
如果一家動力電池企業落地在廣州,那么毫無疑問對于廣汽集團的整個電動化轉型都將有積極意義,而退一步說,即便不考慮為廣汽集團提供電池供應,一家動力電池企業落地廣州,一方面能促進就業、稅收,另一方面考慮到孚能科技的發展前景,這也將是一筆手藝不錯的投資。
同時,孚能科技前不久宣布進軍儲能領域,并表示公司更傾向于大儲,原因在于公司在落地產能時會同時與地方政府合作儲能項目。這一公告發布不久后,廣州市國資委拿下孚能科技所有定增份額也正式確認,這很可能預示著未來廣州市將與孚能科技在動力電池生產和儲能兩大領域展開全面合作,而儲能也是當前國家政策鼓勵的熱門投資領域。
至于廣州市國資委為什么選擇了孚能科技,有幾方面原因:
首先,孚能科技雖然處于動力電池第二梯隊,但在第二梯隊中處于領先位置,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在不包括海外裝機量的情況下,孚能科技裝機量為3.7GWh,位列國內前十大電池廠商。
其次,廣汽集團是孚能科技的大客戶之一,孚能科技三季報顯示,在其前三季度的出貨量中,廣汽占比約20%-30%。
最后,孚能科技是國內軟包電池龍頭企業,技術方面具備領先優勢,對于廣州市國資委來說,投資這樣一家公司既有保障,也有助于廣汽集團的新能源車布局多元化的電池技術路線,發展更穩妥。
獲得穩定投資,捆綁大客戶
對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的孚能科技而言,這筆定增好處多多。
孚能科技表示,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總資產和凈資產將同時增加,資產負債率將有所下降;公司整體資金實力和償債能力得到提升,資本結構得到優化;募投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實現公司業務的進一步拓展,鞏固和發展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直白的說,有錢了孚能科技能做的事情就更多,比如擴產,這是當前動力電池廠商集中發力的頭等大事;比如加大研發投入,一直以來孚能科技都以技術實力著稱,也的確在軟包電池領域保持領先,但要想持續保持領先就需要持續投入;比如布局上游原材料環節等等。
而且國資對于投資回報和收益都更有耐心,會更著眼于長期收益,所以孚能科技引入廣州市國資委入股,可以少一點業績壓力。
不僅解決了錢的問題,廣州市國資委入股也讓孚能科技的客戶有了保障,正如前文所言,廣州市國資委的入股,意味著孚能科技或許將更深度的綁定廣汽埃安,再加上廣州市未來的儲能項目,孚能科技的產品不愁賣不出去了。
孚能科技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占其出貨量50%的第一大客戶奔馳的延期提貨,影響了上市公司的三季度業績,這凸顯出上市公司對于單一客戶的過度依賴,而有了吉利、廣汽埃安等更多車企的深度合作,孚能科技的客戶結構也將變得更加均衡和健康。
此外,9月份孚能科技發布了SPS大軟包電池方案,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高鎳三元路線的熱失控、高成本等問題,能夠滿足更多品牌的高端化需求,而且官方透露,已有大量整車企業拿貨試用,其中就包括廣汽,此次定增完成后,孚能科技SPS電池或將加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