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島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三祥科技;證券代碼:831195.NQ)正在申請北交所上市。我們發現,由于子公司與最大客戶之間固定價格供貨協議的存在,報告期及未來一段時期內,三祥科技對最大客戶的銷售存在持續虧損的風險。同時,主要委外加工商的股東、高管通過三祥科技控股股東對公司間接持股,電子郵箱或為三祥科技的企業郵箱,但三祥科技未披露二者之間的關聯關系。
(資料圖)
來源:攝圖網
對第一大客戶銷售持續虧損
三祥科技成立于2003年,2014年起在新三板掛牌,控股股東為青島新金泰達經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泰達),實際控制人為魏增祥。公司主要從事車用膠管及總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主要產品包括制動系統軟管、動力轉向系統軟管等。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1-6月,三祥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2602.15萬元、56688.06萬元、61242.65萬元、32405.48萬元,分別實現歸屬凈利潤3629.78萬元、4465.04萬元、8100.95萬元、3147.37萬元。
據招股書披露,三祥科技是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選2020年度中國橡膠工業百強企業,2011年至2020年,公司的液壓制動橡膠軟管產量蟬聯國內第一。通過多年發展,三祥科技已經與General Motors、上汽通用、比亞迪、吉利汽車等客戶建立穩定合作。
2019年至2022年1-6月,General Motors一直是三祥科技的最大客戶,對應銷售收入分別為10741.61萬元、10763.55萬元、8825.12萬元、5594.82萬元,占公司當期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0.42%、18.99%、14.41%、17.27%。然而,三祥科技對General Motors的銷售卻呈現虧損狀態,報告期各期在合并口徑下分別實現毛利744.36萬元、-349.14萬元、-223.48萬元、-802.67萬元,至于虧損的原因還要從2015年的并購說起。
2015年6月,三祥科技看好Harco Manufacturing Group, LLC.(以下簡稱:Harco公司)作為General Motors一級供應商的身份,希望以此進入通用汽車的供應商體系,便以收購方式取得Harco公司控制權。Harco公司早在2013年與General Motors簽署了不可撤銷的固定價格供貨協議,但其生產成本過高導致銷售價格無法覆蓋單位成本,因而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Harco公司與General Motors已簽署的固定價格供貨協議的有效期為2013年9月至2026年9月,在這期間,Harco公司的供貨量都可能無法達到盈虧平衡點,從而存在持續虧損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三祥科技發現Harco公司隱瞞成本后,決定暫停收購其剩余20%股權,因此原股東Larry Harris等人于2016年10月對三祥科技提起訴訟,但公司直到2017年3月才披露訴訟事項,因此被證監局出具了警示函。
而關于訴訟事項,三祥科技在招股書中可能也遺漏了部分信息。根據公開信息,2021年,Plews, Inc.作為原告,將三祥科技及其子公司Harco公司、三祥控股、三祥北美、三祥泰國,以及關聯方Virayont、Imperial作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而三祥科技招股書在“公司訴訟、仲裁事項”部分沒有披露這一境外涉訴信息。
與委外加工商關系或不一般
招股書顯示,三祥科技將電鍍、總成組裝等非核心工序進行委外處理,2019年至2022年1-6月,委外加工費分別為1192.93萬元、1385.55萬元、1418.32萬元、775.89萬元,其中,青島永固金屬表面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永固)是第二大委外加工商,為三祥科技提供電鍍加工服務。
我們發現,青島永固與三祥科技之間的關系很可能不一般。工商信息顯示,青島永固的股東、高管經歷多過次變更,鄒廣范、鄒碩曾分別持有青島永固95%和5%股權,于2021年3月將青島永固100%股權轉讓給陳永浩,青島永固現經理為陳濱。其中,鄒廣范、陳濱都是三祥科技控股股東金泰達的股東。同時,青島永固2020年工商年報記載的電子郵箱為yXXXen@sun-song.cn,這個郵箱后綴正是三祥科技的企業郵箱。
目前,金泰達共有34名股東,實際控制人魏增祥持有金泰達44.84%股權,上述鄒廣范、陳濱分別持有金泰達1.15%股權和0.35%股權。同時,陳濱也是三祥科技股東青島海納兆業經濟信息咨詢企業(以下簡稱:海納兆業)的合伙人。三祥科技招股書僅披露金泰達、海納兆業為投資控股平臺,未說明是否為員工持股平臺。但無論如何,三祥科技是否都應充分披露青島永固的股東、高管對公司持股這一重要信息?
多處信息披露出現矛盾
在財務數據的信息披露方面,三祥科技也出現較多矛盾。比如,根據招股書披露的前五大客戶信息,2019年至2022年1-6月,三祥科技對O’Reilly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243.50萬元、8609.74萬元、6843.06萬元、3691.16萬元;而在首輪問詢關于客戶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回復中,2019年至2022年1-6月,三祥科技對O’Reilly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806.14萬元、8146.06萬元、6857.71萬元、3705.53萬元,與招股書披露的銷售收入完全不同。
再如,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至2022年1-6月,三祥科技對吉利汽車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577.43萬元、4980.84萬元、5089.63萬元、1999.49萬元,而首輪問詢回復“主機配套市場生產型企業”部分顯示,2019年至2022年1-6月,三祥科技對吉利汽車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577.43萬元、4980.84萬元、5088.40萬元、1988.35萬元。兩處披露的2021年、2022年1-6月銷售收入存在些許差異。
在關聯交易方面,2021年和2022年1-6月,三祥科技分別向關聯方青島三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祥機械)采購商品1091.62萬元和602.57萬元,同期公司向第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分別為1031.43萬元和592.47萬元,低于向三祥機械采購金額,但招股書卻沒有將三祥機械列入前五大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