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行業尚有空間,但留給九牧王們角逐市場的時間卻不多了。
(資料圖片)
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多年前,美團創始人王興曾戲言,在消費投資和市場價值領域中,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狗>男人,總結為一句話,即“男人的消費力不如狗”。
但是,在中國互聯網市場進入存量時代的現在,流量觸頂天花板后,品牌燒錢換來的獲客成本逐年遞增,男性消費重新被視為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掘金藍海”。可見,對于男裝市場的態度,業內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
作為深耕男裝領域的代表企業,九牧王的表現或許更為真實且具有一定標志性。據九牧王 (601566.SH)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51億元,同比下降10.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1.15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要知道,從2019年開始,九牧王的凈利潤就開始呈現出持續下滑的狀態。如此狀態若繼續下去,九牧王的未來恐將不會樂觀。
癡迷投資的“褲王”
相比于大多數男裝企業財報表現不佳,九牧王業績持續走下坡路的重要特殊原因在于,其投資業務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過大。
今年前三季度九牧王交易性金融資產高達5.5億元。這一數據在2021年為9.27億元,2020年為7.56億元。也就是說,九牧王其實每年都拿出大量的資金去搞投資理財。公允地講,如果今年三季度如果去除2.11億元的投資虧損,九牧王也不至于虧損。
《每日財報》了解到,從2014年開始,九牧王董事長林聰穎就“愛上”了投資。2014年12月,九牧王旗下全資子公司九盛投資以2.98元/股價格認購財通證券6200萬股,合計出資1.85億元。
而其真正開啟大規模炒股是在2015年,當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余額從1.85億元驟增至10.50億元,此后幾年,公司的股票及其他投資持倉就一直居高不下。
伴隨著投入的加大,九牧王也確實憑投資賺了一些錢。公開數據顯示,2017-2020年,九牧王投資收益累計金額將近4個億,平均每年獲利1個億。
只可惜,投資收入并非穩賺不賠。2021年報顯示,公司在股權投資中損失約243.60萬元,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中,股票及基金虧損達8132.84萬元。另外,九牧王主要參股控股公司虧損累計1.09億元。
在A股市場上,熱衷投資的服裝品牌并非九牧王一家,雅戈爾曾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2005年雅戈爾持有的金融資產市值一度超過200億元,其董事長李如成一度被稱為“股神”。不過,雅戈爾在2019年宣布將不再開展非主業領域的財務性股權投資,并擇機出售現有的股權投資項目,一度引發業內熱議。
其實客觀來講,憑借投資業務充實業績數據并非不可,但若決策者投資能力有限,一旦出現重大問題,則將嚴重拖累主業公司的財務數據,這就得不償失了。
回歸主業兩年未見起色
九牧王成立于2004年,總部位于福建泉州,2011年5月30日掛牌上交所上市。公司是商務休閑男裝品牌,定位男裝中高端市場,男褲業務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被市場稱為“褲王”。
目前,除“男褲專家”九牧王品牌之外,公司還擁有國際潮牌FUN,韓國品質時尚男裝ZIOZIA等多個品牌,覆蓋多個核心年齡段和產品風格。
多品牌戰略的推進,體現著九牧王試圖發展第二增長曲線的目標。前三季度,FUN 品牌實現營收2億元,ZIOZIA 品牌實現營收0.63億元。可盡管這兩個主要品牌營收同比上一年有所增長,但營收占比較小。并且要看到,其兩大品牌尚缺乏類似安踏、回力那樣的情懷支持,不能撩動資本市場的心。
眾所周知,男裝不同于女裝,由于其消費者群體特定且購買頻次低,男裝業務增長緩慢。而對于九牧王來說,2017年開始男裝業務的增速就已經放緩。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其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6.74億元、27.99億元、26.36億元、29.85億元。可見,除2021年營收有所增長外,前面3年基本處于原地踏步的狀態。
就現有行業格局而言,我國男裝市場較為分散,2021年品牌海瀾之家憑借規模及品牌優勢奪得男裝市場的桂冠,不過市占率只有4.4%;其次便是Adidas、Bestsellers、Nike分別以2%、1.9%、1.9%的市占率緊隨其后。
圖源:觀研報告網
《每日財報》關注到,自2020年開始,九牧王就提出要回歸初心,夯實“男褲專家”品牌,從品牌、產品、渠道三方面進行戰略升級。但是,從今年的業績表現看,九牧王想要重歸主業仍任重道遠。
數據顯示,如今的九牧王在市場的占有率不足0.9%,位列男裝市場第十七位,呈現下滑的趨勢。可以說,從九牧王宣布“回歸主業”后的這兩年,外界似乎還未看到理想中的發展效果。
老品牌們“潮”不起來
時尚是瞬息萬變的,很多人吐槽:如果將國內時尚進程比作進入5G時代的話,那么男裝還停留在“大哥大”階段,呆板、經典的黑灰白三色總是給人很老氣的感覺。與此同時,國內男裝文化發展緩慢也是品牌男裝行業發展停滯的主要原因。
從用戶增量而言,以95后為代表的Z世代人群和增長迅速的小鎮青年,也迅速成為快消行業的主要人群,尤其是后疫情時代。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對線上的依戀和對定制化的渴求,各種電商平臺、直播平臺更是讓他們逐漸“拋棄”了線下購買的方式,而更愿意選擇為個性、便捷的多種線上購買渠道。
圖源:艾媒咨詢
現階段,國產老牌男裝品牌們也在極力通過進直播間、冠名熱門綜藝和頻繁更換當紅代言人的方式,試圖在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內心占據一席之地。
或許是因為曾經的廣告形象過于深入人心,人們看到海瀾之家就會想到那段魔性的舞蹈,想到勁霸就是一副嚴肅成熟的模樣,一聽到九牧王就會在腦海里浮現出叔叔的身影。因此,刻意討好年輕人的老牌男裝品牌,不僅沒能擺脫“陳舊感”,還屢屢陷入賣不動的尷尬中。
而另一層面,老牌服裝品牌們“潮”不起來,也與常年飽受庫存與存貨周轉周期的困擾有關。
庫存一直是眾多數服裝企業頭疼的問題,處理得太過分容易損傷品牌價值,不處理又極易造成企業虧損,像九牧王的庫存周轉天數高達300天以上。相比之下,國外快時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只有80多天。
這也或許意味著,國內老牌男裝品牌需要改變的細節太多。好在,現有行業格局是男裝品牌市場較為分散,完全沒有領軍企業,九牧王們的發展還有足夠的空間。同時更要看清,隨著男裝新品牌的不斷崛起與消費潮流的快速變遷,九牧王們角逐市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