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凱摘要:新東家首吃警示函。
作者|歐文
(資料圖片)
近一個月內,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融資“三箭齊發”,房地產板塊開始回暖,而中迪投資卻頻生寒意。
11月30日晚間,中迪投資公告稱,公司因未及時披露重大事件等違規行為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加之此前的國資股東減持、子公司債務違約,引發不少投資者猜想。
監管直指“三大問題”
根據警示函,證監會北京監管局指出了中迪投資存在的三大問題,包括公司治理、財務等違規行為。
具體來看,第一,中迪投資在召開董事會會議前,曾有4次未向個別董事發放會議通知,召集程序存在瑕疵。第二,中迪投資子公司達州中鑫在去年底存在受限凍結貨幣資金,但公司在年報中卻未披露。第三,公司部分銷售合同條款設定及履行上存在瑕疵,未嚴格履行合同約定的通知買受人義務或保存相關通知資料,使得公司2021年確認收入的依據不充分,涉及金額3025.36萬元。
從上述警示函來看,違規行為主要發生在去年。根據中迪投資2021年年報,公司在2021年實現營業利潤為虧損3.2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2.06%;實現利潤總額為虧損3.8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5.3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虧損3.7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5.58%。
雖然達州中鑫去年底存在受限資金,但是其卻是公司收入的主要貢獻者。當年達州中鑫開發的中迪·花熙樾項目4#、5#、6#、7#樓實現完工交房確認收入。
據了解,這是控股股東廣東潤鴻富創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接手中迪投資以來的收到的首份警示函。
債務違約另有原因?
在收到警示函前,11月11日晚間,中迪投資公告稱,公司與11月10日收到四川簡陽農商行發來的貸款利息逾期催告函,截至2022年10月底,公司子公司成都邁爾斯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尚有157.85萬元利息未支付。
此外,經自查還有公司旗下中美恒置業尚有344.65?萬元銀行貸款利息未支付,達州綿石尚有1475.85萬元信托貸款本息未支付。相關銀行、金融機構的逾期本息合計1978.35萬元。
富凱財經查閱公告發現,自2021年11月30日,廣東潤鴻富創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在中迪投資的股權拍賣中以最高應價勝出,并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以來,已經至少8次向公司提供了無息借款。最近一次為8月份,廣東潤鴻富創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擬向本公司提供不超過1000萬元的無息借款。
中迪投資表示,控股股東潤鴻富創為本公司提供無息財務資助,體現了控股股東對公司的支持,減輕公司資金壓力,能夠滿足公司日常經營資金需求,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及獨立性構成不利影響,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據統計,如若加上此次無息借款,中迪投資與控股股東潤鴻富創已累計發生的關聯交易金額達約6000萬元。
由此可見,控股股東潤鴻富創接手以來一直通過輸血來保證中迪投資的正常運轉。有投資者認為,控股股東所持股份到目前為止并未進行過質押行為,此次出現債務違約究竟是不是其現金流緊張所致尚不得而知。
國資股東開始減持
與此同時,多年未有減持行為的公司二股東公告了減持計劃。
11月12日公告,燕化聯營計劃在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本公司不超過299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1%的股份。
資料顯示,燕化聯營、中國石化集團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兩者屬于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本公司1630.6萬股股,占本公司總股本5.45%的股份,兩者同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控制下企業,其中,燕化聯營所持公司913萬股,公司總股本3.05%的股份為無限售流通股;北京燕山所持公司717.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2.40%的股份為限售股。
此前,燕化聯營持有的股份中149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0.5%的凍結股份于2022年11月4日被強制執行。對于此次減持的原因為企業原因。
除此之外,剛剛摘帽的中迪投資今年盈利情況同樣令人擔憂。根據三季報,中迪投資2022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4.18億元,同比增長687.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9685.26萬元,虧損同比減少17.41%,每股收益為-0.3200元。
雖然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大幅增長,利潤虧損也在減少,但是單從第三季度看情況就沒有那么樂觀。數據顯示,中迪投資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9.2萬元,同比下降19.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353.6萬元,同比下降1.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3301.81萬元,同比下降6.71%。
據了解,中迪投資凈利潤已經連續兩年為負。其中2020年凈利潤虧損2.99億元,2021年虧損擴大至3.76億元。今年5月,中迪投資剛剛撤銷了退市風險警示,由*ST中迪變為中迪投資。
免責聲明
富凱財經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本文由富凱財經原創,轉載聯系后臺,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