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年九月,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炸毀了德國和俄羅斯和談的關鍵紐帶,成為烏俄沖突繼續惡化的一大助力。
事后各方調查都指向有人蓄意而為,但是誰到底是幕后黑手,一直沒有被坐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昨晚,美資深記者赫什發布調查報告,詳細披露了美國策劃炸毀北溪管道的全過程。
事情經過大致如下:
最初是,該建議由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提出,經過長達九個月的討論,最后拜登拍板通過,由中情局負責具體實施。
去年3月,中情局行動組成員飛赴挪威,與挪威情報部門和海軍討論實施破壞的具體地點。
去年6月,在挪威政府的幫助和“波羅的海行動22”(Baltops 22)軍事演習的掩護下,美國海軍的潛水員在波羅的海海底布設了爆炸裝置。
去年在9月,一架挪威海軍的P-8巡邏機在目標海域投下了一個聲吶浮標。浮標發射信號,傳到爆炸裝置。幾小時后,高能C4炸藥被觸發。
北溪管道就此被炸毀。
赫什如今已經85歲高齡,一生曾多次報道披露美國在戰爭中的暴行,并因此獲獎無數,所以該調查一出,就被廣為轉發。
對此調查報告,美國自然是斷然否認。
二
其實,當下探究事情真相毫無作用,即使所有證據都指向美國,只要美國不承認,誰也拿他沒辦法。
我真正感興趣的是,該調查報告稱,該建議經過九個月的討論。若按這個時間倒推,該建議早在烏俄沖突爆發前就已經提出并通過,只是等一個合適的時機而已。
而烏俄沖突無疑是最好的時機。烏俄沖突爆發后,歐洲反俄氛圍濃厚,如此一來,即使北溪管道被炸,俄羅斯是最大的受害者,歐洲各國只會暗自叫好,而同為利益受損方--德國也不好獨自深究。
而美國則借此徹底斷掉了俄德復合的根基,斷掉了歐洲維持低價天然氣的念想,將歐洲的能源命脈拿到自己的手里。不得不說,美國玩得一手好牌。
當然,烏俄沖突最最重要的還是給美國加息鋪路。2月底烏俄沖突一爆發,3月美國就迫不及待地啟動加息,這是全球大勢所在。相比之下,北溪管道只是一個小注腳而已。
不過,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美國憑著自己的霸權優勢,越來越赤裸地操縱全球沖突,為自己牟利;大家都看到眼里,只是無力反抗而已,美國一旦勢弱,這些舊賬早晚會被清算的。
三
回到股市。
先看大環境。
今天市場走勢很強,三大指數均是光頭陽線收盤,原因是外資恢復了強勁流入,今日凈流入再次超百億,達到121億。
導火索是一則傳聞。傳聞1月份信貸數據可能高達5萬億。外資最敏感的還是基本面的變化,接下來幾日就會披露真正的信貸數據,需重點關注。若符合傳聞,有助于外資繼續流入;否則外資又會回到低迷乃至倒流狀態。
大環境來說,昨日文中寫到,市場處于弱平衡狀態,很快會選擇方向;今日市場做出了方向選擇,選擇向上。
大環境則恢復“短多,中多”的局面,市場的最小阻力往上。短期多空觀察位就是今日的低點,只要低點不破,大環境狀態不改。
四
再看主線板塊。
今天主線板塊集體活躍,細分來看,就是外資做多大金融+茅指數,內資做多TMT+新能源。
大金融、茅指數能否持續走強,關鍵在于外資,而外資的態度則取決于接下來兩天要披露的經濟數據,只要經濟數據驗證我們經濟有力復蘇,那外資會恢復流入勢頭;反之,則相反。
內資真正的偏好還是在成長股,尤其低位的。外資一穩指數,內資就加速流向成長股,符合之前的預判。
今日漲勢最好的還是ChatGPT方向,昨晚ChatGPT的軟件概念股被按后,今天開始往上游的硬件延伸。
表面上看是內資不斷挖掘大趨勢,骨子里還是TMT板塊處于相對低位,籌碼結構分散,資金容易撬動,獲得相對收益。該趨勢已經形成,大概率還會炒作一段時間。
新能源方向,今天也有所表現,但相比之下,相對一般。不過無論是光伏還是鋰電,均出現逢利空不跌的局面,可以積極關注起來。
總結一下,重點關注接下來披露的經濟數據,只要經濟數據反映出經濟恢復良好,市場會重新回到“價值搭臺,成長唱戲”四大主線輪番起舞的局面。
五
再看交易。
短期大環境恢復安全,想試倉的,可以適當放大試倉倉位,更多注意力可以放在個股上。
主線方向上,目前TMT在風口,但大多需追高買,而真正有質地有成長邏輯的并不多,若想持續做,就需要一定挖掘能力,否則就需按題材的手法做。
相對而言,目前新能源表現比較平淡,但回調企穩買點不少,比如下圖的光伏ETF,就算一個試倉點,止損位就是下方紅線。若細化挖掘個股,機會則更多。
交易來說,明白大勢所在,剩下就是把握好入場節奏,一旦踩對,剩下就是持股應對,等待離場信號出現。
我個人來說,我早就建倉完畢,目前主要以持股為主。接下來準備細看一下TMT,看能不能挖掘出一些有質量的方向。
就這。
文中任何觀點和建議不構成對證券買賣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和眾匯富不對任何投資做出任何形式的擔保或承諾。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