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之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中國證監會核準了同意安徽華人健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人健康;證券代碼:301408.SZ)上市的批復。同時公告顯示,2月14日公司正式進入詢價階段,距離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已進入倒計時。
據了解,華人健康專注于醫藥流通行業,是國內少數具備醫藥零售、代理及終端集采等流通領域全覆蓋優勢的企業,擁有同時直接面向上游醫藥制造產業及下游終端消費者的經營能力。而且憑借多年的行業深耕,華人健康已形成顯著的區域領先優勢,并已成為安徽最大的藥店連鎖企業,且正著力向周邊省份市場拓展。公司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華人健康連續三年被安徽省工商業聯合會、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評為安徽省民營企業服務業百強企業。2018年至2022年,公司更是連續榮登《21世紀藥店》評選的中國連鎖藥店百強系列榜單的“中國連鎖藥店綜合實力百強企業”和“中國連鎖藥店直營力百強企業”。
而從財務角度看,公司發展速度同樣亮眼。據東財Choice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華人健康營業收入由11.05億元穩步增至32.6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超30%;凈利潤則由1985萬元增至1.6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接近70%,兩項重要財務數據均呈雙位數高增。這也側面說明,公司正處于快速發展期。
“一體兩翼”多業務相互協同 構筑業績增長基石
相較于其他醫藥流通領域內企業,華人健康最明顯的特點和優勢在于創新性地形成了能夠相互協同的醫藥零售、代理和終端集采三大板塊業務。基于多年來積累的上游供應鏈渠道資源,公司開發了終端集采業務,目前終端集采客戶數量、配送門店數量等均處于快速發展中。
“一體”為本,零售業務板塊營業收入約占華人健康主營業務收入的70%左右,是公司業績增長的首要“活水”。公司該業務在安徽省規模優勢明顯,近年來,通過自建門店和收購整合相結合的方式,公司持續完善醫藥零售板塊,同時根據戰略布局建立了完整的門店開設和管理體系。在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商圈位置、面積、營業額、增長潛力等因素,綜合規劃門店類型和商品結構,實現旗艦店、區域中心店、中型店和小型店等門店業態的科學布局,促進公司業務持續穩定發展。據公司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擁有938家直營零售門店(含門診),其中安徽省內908家、江蘇省26家、河南省4家。
“兩翼”則助力公司再添全新業績增長極。在醫藥代理業務板塊中,華人健康專注連鎖直供,堅持“多品規”路線,故而能保證對單品依賴度較低。同時,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圍繞知名品牌產品或市場獨家產品,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代理品類,實現了差異化競爭。另外,通過貼牌與非貼牌兩種模式,提高了與上游供應商的合作靈活性,公司上游合作方包括上海醫藥集團、廣州醫藥集團、麗珠醫藥集團、四川峨嵋山藥業、辰欣藥業等眾多行業內知名企業。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正在合作的代理品規為545個,主要客戶亦為全國或者區域性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終端集采業務板塊方面,據公開信息顯示,在2019年10月華人健康首次開展終端集采業務之前,無同行業公司大規模開展此類業務。這意味著,該業務是華人健康的創新嘗試。具體來看,依托在零售業務、代理業務上已形成的規模采購優勢和經營能力,華人健康得以專業從事醫藥終端集采業務,主要為單體藥店、小型連鎖等零售終端提供一站式配送服務。據公司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終端集采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723萬元、7116萬元和1.21億元,2022年僅上半年收入已超過9733萬元,合作門店數量更是從2019年末的100多家增至2022年6月末的超800家,客戶數量、配送門店數量、銷售金額均處于快速發展中,為公司業績增長打開全新可能。
展望未來,由于安徽省連鎖藥店的競爭格局仍較為分散,醫藥零售連鎖化率仍在持續提升。在此機遇下,公司募投項目擬三年內在安徽省繼續建設518家門店,進一步鞏固公司省內排名優勢。此外,本次募投項目還擬在江蘇省繼續開設80家門店,在河南省繼續開設50家門店,持續發力周邊省份市場拓展,擴大公司零售業務影響力。隨著新醫改的推行及監管政策的日益嚴格,單體藥店或小型連鎖藥店經營壓力日漸增加,大型零售藥店連鎖企業依托完善的采購、物流、銷售體系,能夠有效降低政府監管成本和企業經營成本,形成較強的規模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在新一輪“行業洗牌”下,華人健康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