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電車匯消息:2月20日,億緯鋰能公告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董事長劉金成、董事會秘書兼財務負責人江敏回答了一系列投資者提問,其中涉及電池定價、盈利預期等。
在與主要動力電池主機廠定價方面,億緯鋰能表示,公司已經在運行和運行比較成熟的基本上有三種定價方式:第一種是價格聯動模式(即價格與主材聯動);第二種是定價返利模式(即確定一個價格,年底按照碳酸鋰價格的變動情況進行返利);第三種是全年鎖價模式(即按照一口價的方式把一年的價格確定下來)。公司會將三種定價模式提供給客戶,看客戶需求來決定。
在動力電池盈利方面,億緯鋰能表示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下游客戶基本上還是尚未盈利的狀態,因此作為主要供應商,公司會在戰略上給與一定支持,在利潤上部分讓利下游。從這個角度來講,公司今年在動力電池方面不太追求更高的利潤率;另一方面,因公司產能也在擴大,也希望在客戶端的市占率能夠提升。另外,去年公司動力儲能產能都在建設期或者試產期,今年開始進入產能釋放期;在今年整個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都有較好提升的情況下,客觀上能夠帶來公司制造成本下降以及利潤率提升。因此全年來看,動力電池2023年的盈利能力應好于2022年。
展望動力儲能盈利能力,億緯鋰能認為,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行,能夠利好電池盈利。因為總體上采取價格聯動方式,隨著材料價格下降,會逐步傳遞到電芯廠再傳導到下游客戶那里。通常價格聯動傳遞周期大概是2~3個月,材料價格下降的過程中產品的毛利率獲得提升的機會更高,因此材料價格下降的周期里對公司是有利的。
另外,關于今年碳酸鋰的產出以及未來自供率目標,億緯鋰能回復稱,去年因疫情封閉了4個月,公司在青海大柴旦鹽湖的碳酸鋰產能建設有所影響,預計在今年一季度氣溫回升后,產量會陸續提高,初步測算今年會有1萬多噸左右的產出。關于自供率目標,如果大體上按照100GWh的電池銷量,公司預計未來可以控制的鋰資源供應量應該可以達到40%-50%,不同來源的鋰價格上可能會有一些差別,但總體上成本是可控的。
-END電車匯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