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視頻下面,有個來自淄博的評論說:
出去之后才發現,不是因為淄博燒烤好吃,而是別的地方的不好吃。
(資料圖片)
最近在查看不同行業內的企業,研發費用的投入金額和排名情況,結果發現可能我國的很多行業,確實沒錢比較弱小;或者有的企業有錢也不會做研發,比如說云南白藥一年收入365個億,但是研發費用只有3.4個億,占比只有1%。
或許云南白藥這類企業不需要研發,所以研發投入才這么少?于是我就在“同花順iFinD”查看其他醫藥企業的研發投入情況。果然呀,大家的研發投入普遍較低。醫藥行業里之所以持續跟蹤恒瑞醫藥,是因為沒的選。與國際大型藥企相比,恒瑞醫藥還很弱小;但是與其他藥企相比,恒瑞醫藥就有了相對優勢。
一、醫藥生物企業分類
我們先看下醫藥行業的分類。根據申萬行業分類,醫藥生物企業可細分為下面6個行業:化學制藥;
中藥;
生物制品;
醫藥商業;
醫療器械;
以及醫療服務。
二、化學制藥行業
⒈化學原料藥行業
下表是原料藥行業中研發投入金額排名前10的企業名單,這意味著2021年A股原料藥企業中沒有一家公司的研發投入超過10億元,因為浙江醫藥的研發投入最多,但是只有8億元。
新和成的研發投入為7.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29%,公司研發人員共有2368人,占員工總數的21.92%。從規模上看,新和成是原料藥企業里研發實力最強的企業。
從凈資產收益率看,公司近年來的ROE在20%左右,不知道這是不是公司做研發投入的正反饋。
⒉化學制劑行業
恒瑞醫藥能夠成為A股創新藥企的代表,從研發投入看,它當之無愧。2021年恒瑞醫藥的研發投入達到了6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3.95%;研發人員達到了5478名,占員工總數的22.4%。復星醫藥的研發投入為49.75億元,研發投入比為12.75%。
貝達藥業一年研發投入不到10億元,但是在化學制劑行業中已經排到了第10位;聯系到前面我們提到國際大型藥企一年研發投入接近1000億人民幣,我國藥企有多弱小可想而知。
三、中藥行業
研發實力最強的中藥企業,可能是以嶺藥業?但肯定不是云南白藥。2021年云南白藥的研發投入只有3.3個億,這叫人很吃驚,畢竟公司收入規模達到了364億元,公司的研發投入比竟然不到1個百分點。難道云南白藥不需要搞研發?所以公司才會把閑置資金用來買賣股票?
四、血液制品行業
A股一共5家血液制品企業,除了天壇生物研發投入超過3億元,上海萊士研發投入超過1億元,其他公司的研發投入都不到1億元。難道這是一個不需要研發投入的企業?
五、疫苗行業
康希諾、沃森生物和康泰生物都能拿出收入的20%做研發,但是它們的研發投入金額都沒能超過10億元。這再次反映出這個行業的企業比較弱小。
六、其他生物制品行業
百濟神州屬于高舉高打燒錢搞研發的模式,人們經常會把百濟神州和恒瑞醫藥作比較。個人認為恒瑞醫藥的研發模式更加良性。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百濟神州是恒瑞醫藥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這是兩種研發模式的較量。
七、醫療設備行業
通過邁瑞醫療我們就能看出企業收入規模大的優勢。雖然2021年公司的研發投入比只有10.79%,但是研發金額為27億元,而排在第二位的楚天科技,其研發投入只有4.88億元。邁瑞醫療近年來的凈資產收益率在30%左右。
八、醫療研發外包行業
2021年藥明康德的研發投入不到10億元,但它已經是A股研發投入最多的醫藥研發外包企業了。承接醫藥研發項目也需要研發實力。醫藥研發外包只是把研發工作從制藥企業身上轉移到了承接研發項目的藥企身上,該做的研發工作并沒有減少。但是之前爆炒的凱萊英、康龍化成、泰格醫藥等藥企,它們的研發投入金額都不超過5個億。
九、做個總結
從上述各個醫藥細分行業的研發投入情況,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國內藥企的弱小;因為它們收入規模不大,所以沒錢做研發;因為它們沒錢做研發,所以它們的收入規模做不大。這幾乎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百濟神州這種高舉高打的高調模式,不是每個企業都適用,因為不是每個企業都有這個燒錢的能力和機會。因此,雖然諸多艱難,個人依舊覺得恒瑞醫藥是最值得看好的創新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