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佳儒
財報披露季,A股公司的業績魚貫而出,企業高管們的薪酬也引人關注,其中藥企高管是高薪集中區,比如藥明康德的總裁李革,憑借4196.90萬薪酬位列2022年藥企第一,也是A股第一。
【資料圖】
同花順顯示,2018年至2022年5年時間里,李革的薪酬合計1.22億元。2022年,李革的薪酬大爆發,從2021年的2476.38萬元增長至4196.90萬元 ,相比上年增加了大約1700萬元。
不同于藥明康德總裁李革的加薪晉升A股第一,君實生物的總經理李寧卻在2022年降薪了。2022年,李寧薪酬915萬元,2021年,李寧的薪酬是2603萬元,相比之下,李寧降薪近1700萬元。
降薪近1700萬元,限制性股票藏玄機
同花順顯示,李寧,男,1961年生,美國國籍。1984年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碩士學位;1994至1997年工作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AIDS藥物臨床研究協作中心WESTAT;……2010年至2017年歷任賽諾菲集團高級總監、助理副總裁、副總裁。
從君實生物的職務來看,李寧2021年和2022年均是執行董事、總經理,沒有發生變化。為何在2022年降薪,君實生物在增減變動原因一欄寫明: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在一些公司中,高管們的薪酬不一定是現金薪酬,還有的是限制性股權。比如去年外界熱議的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12萬年薪事件,其中沈暉的酬金為12.617億元中,薪酬及花紅為201萬元,其余12.597億元均為“受限制股份/購股權開支”。
限制性股票,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解鎖,比如完成營收凈利潤目標,才能拿到這筆錢。
君實生物年報顯示,公司已經制定了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等。因此,李寧降薪1700萬元,并非常規理解的薪酬減少,而可能是股票激勵計劃規則中薪酬和股票發生了轉換。
面對君實生物管理層高薪,曾有股民呼吁降薪,原因是股民對低迷的股價不滿。4月17日收盤,君實生物報價53.19元,相比上市首日的220元歷史高價,跌去75%。
6年虧損合計65億元,2022年創上市以來虧損紀錄
君實生物股價低迷,或許和業績情況有關。日前,君實生物發布2022年報,凈利潤虧近24億元,創下2020年上市以來虧損最大紀錄。
2022年報顯示,君實生物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制藥公司,具備完整的從創新藥物的發現和開發、在全球范圍內的臨床研究、大規模生產到商業化的全產業鏈能力。核心產品之一特瑞普利單抗是國內首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的國產抗 PD-1單克隆抗體,已在國內獲批6項適應癥。
業績數據來看,2022 年,君實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4.53億元,同比下降63.89%,凈利潤虧損23.88億。
對于營收下滑,君實生物表示,主要由于2021年公司基于與 Eli Lilly and Company、Coherus 的合作協議產生了大額技術許可收入和特許權收入,報告期內對應的技術許可收入及特許權收入減少。
對于業績虧損,君實生物表示與研發費用有關。此前的業績預告中,君實生物稱,主要系公司對在研項目及儲備研發項目的投入處于較高水平。報告期內,預計公司研發費用為23.64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4.27%左右。
在2022年報中,君實生物強調了公司取得的一些經營突破,包括公司核心產品拓益?在國內市場實現銷售收入7.36億元,同比增長78.77%,隨著報告期內公司商業化能力提升,以及特瑞普利單抗新增2項大適應癥獲批上市,拓益?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情況已逐步進入正向循環。
不過,君實生物想要盈利仍存挑戰,該公司常年處于虧損狀態。2017年至2022年,君實生物6年虧損合計65億元。
股價上市即巔峰,距高點跌75%
事實上,對于創新前沿的生物醫藥公司而言,研發期投入大回報基本很少,虧損可能是常態,重點在于其研發產品的商業化速度是否跟得上。醫藥公司管理層往往參與公司研發工作,需要較高的專業水平,往往薪酬也較高。
比如君實生物總經理李寧,2020年薪酬是2564萬元,加上2021年的2603萬元,兩年的薪酬合計超過5000萬元。2022年降薪1700萬,超過900萬的年薪目前在A股總經理中排行第15名。
由于研發投入較大,醫藥公司的日常運營需要通過融資獲取資金,甚至向資本市場要融資。
2020年7月15日,君實生物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55.50元,實際募資48.36億元。上市首日,君實生物盤中創下220.40元。
然而,君實生物的股價上市即巔峰,此后再也沒超過220元,整體表現低迷。
4月17日收盤,君實生物報價53.19元,相比上市首日的220元歷史高價,跌去75%。同花順顯示,君實生物有3.73萬戶股東,其中機構數量超過230家,持倉比例在40%左右。君實生物股價下跌,股東們很受傷。
對于君實生物如此股價表現,有股民著急了,在互動平臺上提問:上市科創板已經30月有余,無論長期短期股價均是跌幅嚴重,二級投資者虧損累累。如果貴司還重視投資者利益,在乎貴司在二級市場的形象,煩請貴司管理層采取措施穩定市場對于貴司的信心。
股民提出的措施有,管理層自降薪酬增持股份,公司回購并注銷股份,iR團隊(投資者關系團隊)積極與投資機構溝通交流等等。
對于股民提問,君實生物方面回復,謝謝您的建議!
君實生物凈利潤虧損創上市以來紀錄,股價低迷,總經理李寧等拿著百萬千萬級別的高薪,能將君實生物帶到何處,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