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億頂流基金經理重磅發聲!興證全球謝治宇:對A股已經不悲觀,港股機會在變大
陳玥
當我們因市場持續調整而恐懼甚至離場時,專業機構在干什么?在市場波動的當下,這個問題尤其值得思索。
進入2022年以來,我們看到市場跌跌不休,基金銷售進入冰點,以及北上資金持續流出。站在當下時點,我們也看到機構在踴躍自購,打開產品申購上限,積極買入并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
興證全球副總經理謝治宇近日公開發聲。截至2021年底,他管理規模為963.45億元,長期投資業績優異。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謝治宇所管理的興全合潤自2013年1月29日以來回報達632.88%,業績基準為71.98%,超越業績基準560.95%,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71.22%。
數據來源:Wind,2013.1.29-2022.2.28
在市場的認知中,興證全球基金經常在市場的關鍵時刻發布一些獨立于市場的觀點,這幾乎已經成為這家公司的傳統,與其長期深耕主動權益基金并成為市場認知興證全球的生動標簽。那么,立足當下時點,謝治宇想對市場表達些什么?
主要觀點: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令大家擔憂的情況,比如經濟環境、外部因素等等,并且以比較悲觀的預期反映在股價上。但如果我們認真去分析,其實并沒有什么值得特別恐慌的因素。相反,經歷了大幅調整后,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批估值比較合理,企業長期向好,有望通過長期持有獲得合理回報的投資標的。”
“股票市場永遠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體系。那種在某一個時間點呈現出單一狀態的情形是非常罕見的。在復雜的市場信息里面我們需要去理出一條主線: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是否發生改變?國內領先的企業在國際上是否仍然保持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居民財富管理的需求是不是會持續存在?——如果這些因素沒有發生本質的轉變,那么大的投資框架就沒有變化。”
“我的方式是以合理的價格買下優質企業,賺長期成長的錢。從這個角度出發,我首先關心的是目前經濟環境下優質企業的發展狀況,長期持續盈利能力,以及是否處于合理的估值上;其次才是對于經濟環境的、外部環境風險的擔憂。立足當下時點,我覺得目前市場上有一批企業,讓我可以選擇堅定持有,并可以期待相對比較穩健合理的回報。”
“現在這個時間點我覺得投資的難度顯著減小了。很多資產比之前選擇的難度要小很多,之前很長時間一直感覺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標的可以選。”
“今年我比較關注的風險點是通脹,因為外部地緣政治因素可能會被放大,對國內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需要我們持續地去觀察,到底影響狀況會怎么樣。整體來說我還是比較相信政府的調控能力。”
“我個人的投資策略主要投資我自己管理的基金產品,今年沒有贖回動作,相反一直在申購。”
宏觀:風險整體可控
無須過度悲觀
近期市場大幅回撤,我覺得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第一是市場對未來的經濟環境有著較多的悲觀預計。疊加國際地緣政治動蕩、美國加息縮表、以及A股之前就存在的估值水平較高(過去幾年漲幅較大)等因素;第二是當前市場估值及流動性的狀況。
首先,宏觀經濟我們有了一個相對明確的目標。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是5.5%。個人認為這個增長目標給市場傳遞了一個非常強的信號。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目標,就意味著現在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保證經濟增長上,鞏固過去幾年在疫情防控基礎上獲得的成功,保證經濟增長持續的趨勢。
俄烏沖突讓原材料尤其是能源價格飛漲,這對經濟政策是不利的,但情況也并不像大家看上去的那么糟糕。首先我們的匯率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第二個是能源方面,我們現在實際的情況是煤炭整體用量還是偏大的,同時這幾年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核電在未來也會持續開始投入,所以沖擊會相對有限。
行業方面,“雙碳”政策可能會以更加積極穩妥的方式去推進,這樣對很多工業企業預期的穩定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平臺經濟,市場預期的嚴格監管政策可能也已經在后期階段,我相信接下來市場、企業家對于這些行業的預期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最終都會同時促進保障經濟增長在一定的增速上。
整體的結論是,我認為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市場經過了大幅調整,應該是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我現在能夠尋找到一部分的公司,能夠在一定長期的時間里面給予投資者相對合理的回報。這是我現在對整個市場的評估,并沒有什么特別值得恐慌的。
市場:估值水平已經相對合理
中郵基金率先披露年報 知名基金經理持倉大曝光證券日報網證券日報之聲公募基金首批2021年年度報告如約而至,今年打頭陣的仍然是中郵基金。近日,中郵基金旗下多只產品2021年年度報告出爐,截至3月13日,中郵基金已經公布旗下52只債券型或混合型基金。多位基金人士對記者稱,“當有一批公司可以長期持有
過去幾年的市場存在結構性高估的問題,但是隨著最近市場的下跌,市場估值大幅下降,在很短地時間內實現了估值消化。所以個人認為當下整體市場已經不再是高估的狀況。當然不能排除有個別的行業,個別的公司可能還是處在相對偏高的位置,但整體上來看,我覺得整個估值水平是相對合理的。
我們也簡單做過一個比較,就是從滬深300、上證500、中證800這幾個指數來看,如果用五年分位數的話,都大概在10%到20%的水平上,這個水平應該并不是一個特別高的水平。另外,市場永遠都是相對復雜的體系,站在當下,我們可以更多看到它好的一面,而對于不好的一面不用太過于糾結。
如果仔細去觀察幾個大的框架維度,其實都沒有發生變化。
第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是不是有大的改變?第二,國內領先企業是不是在國際上持續的有超過別人的競爭優勢?第三,我們居民財富管理的需求是不是持續?
我覺得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這些東西都并沒有什么大的變化,所以大的框架沒有變。
在大的框架沒有改變情況下,第二步就開始要問自己究竟賺的是什么錢。我一直還是傾向于認為我們在現在這個市場上更能賺錢的方式是尋找好的企業,以合理的價格買下它,最后賺到這個企業長期成長。
如果我們確定我們賺的是這部分錢的話,那么我們對于市場的擔憂,對于經濟的擔憂,對于各種干擾因素的擔憂,就可以相對的放在后面一些。更多地去關注企業的狀況,對它長期持續盈利能力的判斷,是否處在合理的估值上。
現在這個市場還是有一批企業能夠讓我持有,并且有信心可以享受到相對比較穩健、比較合理的回報。所以我認為現在市場并不存在特別值得大家恐慌的要素。反過來應該是逐步可以看到有很多估值是合理的,企業長期是好的,通過持有這些企業能夠得到合理回報。
行業:看好太陽能行業看好港股
哪些領域或者行業的機會比較大?
首先就是市場之前已經挖掘出的一批優質白馬企業。過往幾年市場給予了它們較高的估值,但是隨著最近的下跌,很多公司的估值已經降到非常合理的狀況,通過持有這部分公司個人認為是有價值的。
行業維度來看,我依舊維持對太陽能行業的看好。這次歐洲能源危機可能會讓他們在尋找替代供應商的同時,加快新能源的進程,對于這個行業來講,可能是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行業看好并不表示行業里的每一家公司都值得買入。股價的走勢很復雜的,要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
港股我一直看好的。近兩年除了經濟因素,港股也受到外圍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客觀評估,港股的投資價值最終還是會落到企業的價值上。
今年港股科技股的表現非常差,為什么這個行業大家會有這么悲觀的看法?政策、流量瓶頸都是原因。
但事實上,當前互聯網巨頭公司,已經進入到非常平穩的估值體系。當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業態它的估值方式是不一樣的。之所以會給這么低的估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流量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家覺得你以后有一些事情是干不了的,變現能力不一定能夠提高。但是,擔憂的事情有很多,不一定都會發生。第二,正是因為有擔憂,很多公司在現在才會到這樣的估值。
類似的情況在港股也是一樣的,大家喜歡的時候覺得這代表著未來,愿意用比較高的預期去給他們估值,但即使從現在來看,優秀企業對于團隊的建設,研發的投入,都還是很有價值的。所以,反過來看我覺得港股的機會是變大的并不是變小的。
興證全球旗下多只基金打開申購
在謝治宇發表市場觀點的同時,興證全球旗下多只產品近期陸續打開申購上限。
3月10日,興證全球基金公告,自3月11日起,恢復接受對興全綠色投資混合單個基金賬戶單日申購(包括日常申購、定期定額申購)、轉換轉入累計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申請。該基金自2021年8月11日起,開始對單戶單日限額5萬元。
興全合遠兩年持有也宣布自3月11日起取消大額限購,接受單個基金賬戶單日申購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申請,A類份額和C類份額分別判斷。
不僅如此,早在2月24日,由喬遷管理的興全商業模式混合也恢復了單日單賬戶10萬元以上的申請。對此,喬遷近期公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興全商業模式最近打開了大額申購,也不一定是對短期市場有多么樂觀。但我們發現很多自下而上跟蹤多年的公司估值已經經歷了很大調整,從長期維度看,它們獲取收益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個人認為現在如果有資金需要做長期投資,在這個點上,將會是一種越來越舒適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