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炭—鎂” 產業鏈受限,預計原鎂供給彈性減弱。榆林蘭炭產業發達,當地企業用蘭炭尾氣作為燃料煉鎂,已形成了“煤—電—蘭炭—硅鐵—金屬鎂—鋁鎂合金”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采用蘭炭尾氣制鎂占全國總產能64%左右。榆林地區加快產能整合進度,成立全球最大的鎂產業集團—陜西榆林鎂業,集團共有金屬鎂生產企業20 家,原鎂產能55 萬噸/年,有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蘭炭產業受環保、雙控等政策影響較大,22 年初的榆林涉蘭企業整改通知就波及產能1535 萬噸,占當地總產能20.74%;疊加下游電石、硅鐵需求萎縮,蘭炭產能擴張受抑制,原鎂產能也因此增速放緩。同時,榆林地區原鎂冶煉裝置落后,因環保、雙控政策造成的偶發性減產、停產多,產能利用率較低。兩種因素疊加,預計未來原鎂供給將會邊際收縮。
鎂深加工技術不斷進步,助力下游應用場景延伸。大噸位壓鑄機在鎂加工企業中日漸普及,以云海金屬為例,公司已有24 臺大型壓鑄單元,其中最大噸位可達5000T。大噸位壓鑄機的推出為大尺寸鎂結構件壓鑄提供技術支持,已有企業成功為車企配套生產大尺寸結構件,重量可達15kg;半固態注射成形技術在形狀復雜、致密度高的零件成形中優勢明顯,且生產過程更安全、環保。國內企業正加快相關技術、設備的研發,據壓鑄周刊報道,伊之密與寧波星源卓鎂正在合作開發大噸位(2500T)半固態注射成形機;隨著技術、設備的成熟,半固態注射成形技術未來有望應用于大型鎂合金汽車結構件的生產。
汽車輕量化大勢所趨,鎂汽車輪轂以及鎂電池包結構件大規模應用臨近。鎂合金輪轂對汽車減重、降低能耗效果明顯,與鋼制、鋁制輪轂相比,震安科技(300767):布局未來 迎接市場擴容震安科技(300767):布局未來 迎接市場擴容重量分別降低41.3%、23.68%,能耗分別降低6.63%、3.36%。隨著成形技術的持續升級以及鎂加工企業的不斷布局,鎂合金輪轂的推廣和使用有望加速。此外,部分鎂加工企業已成功向車企推廣鎂電池包結構件,例如三祥新材參股子公司-寧德文達鎂鋁為寧德時代開發鎂合金電池端板,已拿到批號并導入寧德時代多個牌號產品;鎂電池包殼體、鎂電池包支架的推廣也值得期待。根據我們的預測,樂觀情況下,到2025年鎂輪轂、鎂電池包外殼將分別增加鎂合金需求23.82 萬噸、8.69 萬噸,鎂需求將獲有力支撐。
鎂建筑模板技術路徑統一,“鎂代鋁”前景廣闊。與鋁建筑模板相比,鎂建筑模板重量更輕(減重25%左右),更不易被水泥腐蝕(節約后期清理費約40 元/平方);近兩年鎂建筑模板生產技術路線形成統一,壓鑄成為行業認可的首選工藝,生產成本大幅下降,相對于鋁建筑模板更具經濟性。相關企業,如云海金屬等,已開始加大對鎂建筑模板的投入、布局。目前,鋁建筑模板市占率約30%,市場保有量7050 萬平方;我們預測,若鎂建筑模板替代鋁建筑模板順利,未來鎂鋁比有望達到7:
3,鎂需求將增加78.96 萬噸。
原e_鎂Su供mm需a格ry]局 已發生改變,供需緊張局面下鎂價預計將高位運行。需求端,汽車結構件、電池包結構件以及鎂建筑模板的商業化應用將帶來龐大需求;供給端,產能增速放緩疊加低產能利用率,原鎂供應將出現缺口。我們認為,原鎂供需緊張格局已經形成并將持續。此外,雖然鎂價已從21 年9 月的歷史高位回落,但在供需緊平衡狀況下,我們預計鎂價仍將保持在較高價位。
風險提示:政策不確定性 下游需求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