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疫情壓制物流、供給收緊,疊加海外價格上漲,國內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推升CPI 和PPI 環比,但核心CPI 低迷顯示需求疲弱。
3 月CPI 為1.5%,較上月的0.9%上行,環比持平。3 月CPI 月環比增速從2 月的0.6%下降至0%,主要是節后季節性回落。3 月核心CPI 同比增速錄得1.1%,較2 月持平,月環比增速為-0.1% 。
1)食品CPI 同比跌幅從上月的3.9%迅速收窄至1.5%,盡管豬肉價格繼續走低,但糧價上漲影響開始增大。3 月豬肉平均批發價格下行1.6%至18.25元/公斤,由此,CPI 中豬肉價格環比增速下滑至-9.4%,同比增速-41.4%。
我們估算豬肉價格下跌對CPI 食品的拖累可能達到約0.9 個百分點。此外春節過去之后,3 月鮮果(-2.3%)、水產品(-2.1%)和鮮菜(0.4%)價格環比漲幅均較上月下行。但是,受俄烏戰爭影響,國際小麥、大豆、玉米價格均上漲,3 月國內面粉、食用植物油環比分別上行1.7%和0.6%,同時糧食價格環比小幅上漲0.5%。我們此前分析,中國從烏克蘭進口的玉米和大麥分別占到全部進口量的29%和26%,糧食進口價格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推升整體食品價格的上行風險加大。
2)3 月非食品CPI 同比小幅上行至2.2%,油價上漲是主要推動力。環比看,非食品CPI 環比增長0.3%,服務價格環比由持平轉為下降0.2%,消費品價格環比漲幅從2 月的1%小幅下行至0.2%。受本土疫情爆發影響(3 月主要集中在吉林、深圳和上海、4 月可能更為顯著),建材行業周報:多地出臺光伏建筑補貼政策 建筑光伏市場有望快速興起建材行業周報:多地出臺光伏建筑補貼政策 建筑光伏市場有望快速興起飛機票、電影及演出票、交通工具租賃費和旅游價格分別下降10.0%、7.6%、3.5%和2.6%。另一方面,工業消費品價格環比上漲1.1%,持續走高,主要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帶動——3 月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環比上行7.2%、7.8%和6.9%。
3 月PPI 同比漲幅在高基數下收窄至8.3%,但環比漲幅再度擴大——從上月的0.5%上升至1.1%。近期制造業原材料成本壓力可能持續上行。生產資料(原材料、加工和采掘)環比上行1.4%,其中采掘和加工環比分別上行4.8%和0.4%。另一方面,生活資料(衣著、耐用消費品、食品和一般日用品)環比略漲0.2% 。分行業看,外部沖擊推動3 月上游原材料及高耗能行業產品出廠價格持續上行。1)石油:石油行業開采/加工價格環比分別大幅上漲14.1%和7.9%。2)金屬:3 月黑色金屬開采/加工環比上行4.2%/1.4%,有色金屬開采/加工業價格環比上行1.5%/2.7%。3)煤炭:
煤炭開采行業環比增速由下跌2.4%轉為上升2.5%,國內原材料價格也有所上行。此外,電力生產行業價格環比上行0.4%。另一方面,絕大部分下游制造品價格繼續溫和,如食品飲料、設備制造、醫藥,以及汽車、計算機等行業環比漲幅均保持低位或負增長。
目前國際油價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已經開始推升CPI 和PPI,往前看,糧食價格上行的壓力可能也會逐步加大。但是,當前核心通脹仍保持溫和,為政策寬松留下了足夠空間。盡管當前CPI 仍處于低位,但主要是由于豬肉價格的拖累;而隨著糧食價格上漲,如果豬肉供給過剩局面開始緩解,食品CPI 上行的速度可能加快。此外,雖然此前上下游價格傳導并不順暢,但成本持續上抬也會不可避免地推升整體終端消費品價格。當然,從政策角度看,當前核心通脹仍相當溫和,僅1.1%,對寬松政策并不構成制約。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和糧食快速上行、政策寬松窗口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