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又一次突如其來,零售人在關鍵時候的付出與力量,再一次得到凸顯。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靈獸(ID:lingshouke),作者:楚勿留香,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疫情又一次的突如其來。
4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部分區域提升管控措施,居民足不出區。
同日晚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15場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從26日起至30日,對東城、西城、海淀、豐臺、石景山、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經開區等11個區人員開展三輪核酸檢測。
這就對北京生活物資保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部分封控小區及周邊出現生活必需品消費量增加、消費者集中采購及超市門店客流量激增的情況。
包括北京超市發、首航超市、王府井首航超市、北京華冠、物美、京客隆、盒馬、京東七鮮、家樂福、山姆會員店等多家商超企業,再次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保供”運動。
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也在4月25日晚,攜北京市連鎖重點保供企業向北京市民表態,保供應,做到貨源充足;保質量,做到品質保證;保價格,做到不亂漲價;保安全,百姓放心購物。同時,向行業發出倡議,自覺履職,勇擔責任,行動起來,保四方平安。全力以赴做到“保供、保量、保質、保秩序”。
零售人在關鍵時候的付出與力量,再一次得到凸顯。
01
超市發常務副總趙萌表示,超市發在第一時間建立應對機制,緊急儲備防疫物資。“成立了由黨委書記、董事長和總經理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的應急指揮小組,并第一時間啟動公司《防疫物資保障應急預案》,指揮全員快速落實疫情期間應對保障工作。”
從4月24日晚開始,超市發線上訂單開始增加,超市發緊急連夜調配貨源。
根據測算和判斷,超市發要求采購部門盡快大量采購、儲備必需商品,應對顧客可能購買的各種傾向,米、面、糧、油的品類可以提前準備;要求配送部為應急物資開通綠色通道。
隨后,超市發立即與供貨商進行快速溝通,安排采購果菜生鮮等民生商品。保障百姓日常消費需求、保障防疫物資需求,避免出現恐慌式搶購。
重點民生商品蔬菜備貨量是平日3倍,主要以基地直采為主,外地調撥車次以及貨量均2倍量配送到庫;雞蛋到貨量是平日10倍,豬肉到貨量是平日銷量倍5倍,重點供應商貨源充足且可全天候配送。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超市發要求所有商品必須在合格供應商處采購,在運輸、儲存過程嚴格防控,杜絕污染。
“目前,超市發已做好充足物資儲備,糧油可銷40天,根莖菜可銷10天,方便面可銷30天。”趙萌稱。
從4月25日起,超市發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營業,同時延長營業時間,晚上直到顧客離開后自然閉店。
同時,為了穩定市場物價,超市發要求所有商品不得漲價,門店不能調價格,價格統一由總部來控制鎖定。
此外,各店每天都會推出10種特價菜,比如胡蘿卜1.39元/斤,菠菜1.99元/斤,黃瓜2.19元/斤……
超市發能穩供保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超市發的蔬菜生鮮基本都是產地直采。同時,其又與北京市商務局協調,每周都會為往返產地和北京的貨運車輛配備應急物資車證,保障了貨品的順利進京。
在超市發門店的生鮮區,墻上掛著醒目的特價菜清單,10類蔬菜每斤售價均在5元以內,低于北京市價格監測中心監測的市場平均價格,重點保障米、面、油、蔬菜、肉、蛋、奶、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供應。
作為國有企業,超市發一直全力抗疫。為鼓勵60歲以上老人打疫苗,4月5日開始,每周二憑疫苗證明,免費領取鮮菜一袋,已有三周多,已領取3200多人次。
為了保證環境安全,超市發一直嚴防死守。
一是, 對采購,經營肉、菜、水產等柜組及食堂員工,毎天做核酸。其他員工(包括總部人員)七天一次核酸;
二是,對店鋪堅持顧客進店掃碼,測溫,登記,嚴格遵守“一米線”規定;
三是,對所有經營商品必須有核酸檢測報告;
此外,超市發門店每日對購物車筐、電梯、賣場地面等區域和設備進行多次消毒并向顧客公示消毒信息保證賣場清潔、衛生;為顧客在入口處免費提供消毒液,摘掉門簾,所有門店在收銀區、稱重臺等人員聚集區域增加宣傳提示。
同時,設專人對客流量進行管理,客流量超過規定時采取限流、分流措施,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連鎖店運營安全有序。
在第一時間成立疫情保供小組的還有首航超市。
02
4月24日下午,首航超市總部接到門店反饋有銷售激增現象,就立即啟動防疫保供緊急預案。
首航超市董事長劉意華任疫情保供小組組長及保供總指揮,常務副總經理王吉錄任副組長,各部門總監為組員,全力保供。
劉意華帶隊在公司總部成立24小時指揮部,連夜指揮采購部門從基地緊急增加保供商品近200噸;配送中心車輛人員全體加班,協調分揀送貨;營運各門店留守人員進行夜間上貨、補貨,并提前安排第二天全體員工的加班計劃,形成公司上下一盤棋,快速決策,準確安排。
保供的關鍵是有貨、有車、有人,即貨源組織、物流運輸配送和門店運營。
24日,首航超市就連夜增派商品采購人員進行蔬菜的采購,加大備貨量。在原有采購基礎上又增加了多個基地和車次。
“訂貨量達到平時的5倍以上。各類民生商品在原有備貨量基礎上,蔬菜加量300噸,水果加量300噸,肉蛋類加量100噸,糧油米面加量300噸,奶類加量80噸,方便面、水加量300噸,力保貨量充足。”劉意華表示。
更為關鍵的是,運力要跟得上。
物流中心也按照公司要求,制定調整了分揀及運輸工作預案,優先蔬菜及民生商品的分揀及運輸。特別是第一時間保障有缺斷貨門店的商品補貨工作,期間朝陽區門店在25日,補貨頻次達到5至6次,其他區域門店補貨次數單日達到3次以上。
同時為了保障門店正常運營,配送人員不分晝夜加班加點保證門店貨品供應,針對物流中心人力和運力不足的問題,首航超市隨即啟用外聘裝卸人員及總部人員支援來保證人力不足問題。
目前,首航超市所有門店全體員工已停休,很多崗位的人員已經連軸轉24小時,總部人員全部投入到配送和門店等一線崗位。
劉意華表示,從25日開始,所有門店提前半小時開門營業,晚間都是自然閉店,“部分疫區門店全店員工擔心小區封控,影響第二天上班,便在店內就地休息,部分門店周邊封控,沒有第三方快遞人員,門店員工就克服困難直接送貨到小區。一切工作的目的就是保證北京居民能夠安心、放心。”
正是有了充足的準備,首航超市才能有條不紊地應對訂單和客流的激增問題。
果不其然,25日早上一開門,門店的顧客數量出現激增2-3倍的情況,所有線上訂單的數量也增加了5-6倍。當日,首航超市的銷售額達到了日常銷售的3倍,同時,所有門店都完成了保供任務,讓顧客到店有貨可買,不缺貨、不斷貨。
從本次疫情開始,為加強配送保供能力,配送中心臨時租賃近15臺社會車輛,聯合首航配送自有的40輛車,不間斷進行配送工作,最小的門店也能達到一日3配,最多的門店達到一日7配,充分地保障了供應。
截至目前,首航超市一線門店貨源充足,價格穩定,采購和配送還在源源不斷繼續給各店運輸著保供商品,所有門店的民生商品的可銷天數,根據保質期的不同全部做最大化安排。
“米面糧油可銷45天,根莖菜可銷10天,方面面掛面30天,肉類產品冷凍冷藏合計可銷15天。”劉意華表示。
實際上,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首航超市一直嚴格執行政府的防疫政策。
近期由于疫情有擴大化趨勢,首航超市在常規化防疫工作的基礎上,又加強了防控工作:
一是,所有員工每日體溫檢測,上崗前進行健康寶核查;
二是,所有冷鏈員工每日核酸檢測,全店員工和賣場商品,環境每周核酸檢測,周邊出現疫情的門店全員每日核酸檢測;
三是,嚴格執行顧客進店掃碼測溫核驗制度;
四是,對賣場各處、設備設施、售賣用具等消毒工作,分時段嚴格執行;
五是,防止人員聚集,人多立即限流,一出一進,對收銀、稱重等嚴格遵守執行一米線的規定。
除了首航超市,北京華冠、物美、家樂福等超市也都在積極保供。
03
4月24日晚,華冠物流園區燈火通明,華冠總部及物流人員正在加班加點的把剛剛到貨的40多車蔬菜等商品卸車分裝,準備次日一早配送到華冠下屬各個門店。
在這里,民生類商品備貨量已超5倍,重點門店備貨量在10倍以上。
華冠成立了專項小組,對接封控社區及村莊的物資供應,全員停休支援一線,全力以赴完成應急保障任務。而華冠物流中心距離竇店鎮15公里內,30分鐘貨車可達。
華冠公司總經理肖英表示,目前,華冠所有門店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按照要求接種疫苗并定期核酸檢測。同時,采購人員積極對接直采基地,加大商品儲備。
早在2022年4月23日,華冠超市北京區域所有門店就延長營業時間,確保百姓放心購物。
華冠京心APP、京東到家、美團、餓了么多個線上購物平臺同步上線。同時,華冠還設置專人進行線上服務和問題解答,增派人手進行揀單作業,并根據社區實際情況進行訂單分區分類,方便識別和派送,線上線下全渠道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
同時,華冠加強價格監測,由總部統一調控價格,確保物價穩定。接下來,華冠還將持續增大民生商品儲備,確保供應充足。
此外,物美、家樂福、山姆會員店等都在積極保供。
從4月24日開始,物美北京全部門店(便利店除外)延長營業時間,且一直營業到最后一名顧客離店。
家樂福北京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消費者購物需求增大,家樂福還提前協調全國直采基地,加大采購力度,蔬菜備貨量達百余噸,充分保障市場供貨充足,價格穩定。”
同時,家樂福北京各門店也開啟了動態訂貨模式,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訂貨量。蔬菜水果、肉禽蛋、防疫物資持續加大訂貨量。消費者既可以通過線下門店購買,也可以通過線上家樂福小程序、第三方平臺等掃碼下單享受到家服務。
作為北京政府指定重點保供企業,山姆也在全力以赴保民生物資。
僅近兩天,北京山姆順義店、亦莊店、石景山店,每家店至少有10噸鮮牛肉到店,門店也加強人手,不斷補貨,讓會員一到門店就可快速拿到商品,減少在門店的逗留時間。
此外,山姆單日準備的豬肉就超過20噸,蔬菜30噸,為居民的正常生活實現有力保障。
同時,山姆在全國多地有物流儲備和中轉倉,需要時可相互聯動,加強各類貨品的運送,米面糧油、肉蛋禽、蔬菜水果等民生物資都加大訂貨量,按照疫情前近3-5倍備貨。
疫情下的生活物資供應可謂是最大的民生問題之一。正是這些商超等零售企業前期未雨綢繆的準備和及時響應加班加點的付出,才保障了北京居民基本生活物資的供應,它們是抗疫保供的一道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