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在芯片創業的幾乎每個領域。
創業邦(ID:ichuangyebang)原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丨王小方
編輯丨海腰
題圖丨圖蟲創意
銳迪科的時代已逐漸遠去,銳迪科人的故事還在上演。
回望中國芯片產業發展史,銳迪科是一個無法被忽視的名字,這不僅因為其作為先驅者的地位,更在于它培育了大批優秀的創業者,在中國的芯片產業界開枝散葉。
對這些創業者而言,即便過去多年,他們身上都會跟隨著一個“銳迪科系”的標簽。
如今,他們依舊活躍在中國的芯片事業的第一線,比如翱捷科技的創始人戴保家,恒玄科技的創始人張亮,遂原科技的創始人趙立東,開元通信的聯合創始人焦建堂和賈斌,以及隔空智能創始人林水洋等。
“山寨機”時代的一路狂飆在國內芯片領域,現年67歲的戴保家是一位名氣響當當的連續創業者。
戴保家出生于1956年,本碩畢業于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學專業,并獲得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后,戴保家曾于1986年創辦Excel聯營銷售公司,后又于2001年創辦了通信器件企業USI。
銳迪科&翱捷科技創始人 戴保家
2004年,時年48歲的戴保家選擇回國創業,他找到了另一位合伙人魏述然,二人共同創辦了銳迪科,由戴保家擔任CEO,魏述然任CTO。
在創辦銳迪科之前,魏述然已擁有非常豐富的CMOS射頻集成電路設計經驗。他先后獲得了北京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和明尼蘇達州大學電氣工程碩士學位。
在1994年至1998年,魏述然在LSI公司擔任綜合電路設計工程師;1998年至2002年期間,他擔任Marvell半導體公司集成電路設計經理;2002至2004年期間,他在美國擔任硅谷數模半導體公司副總裁。
銳迪科聯合創始人&愛科微創始人 魏述然
如今回過頭來看,銳迪科可謂生逢其時,當時正值國內“山寨手機”崛起的階段,也為其后來的一路狂飆創造了現實條件。
在2004年,中國射頻芯片市場基本被國外半導體公司壟斷,憑借出色的技術與管理團隊,銳迪科很快便打破了這一局面。
在公司成立一年后,銳迪科于2005年研發出了國內第一顆自研SCDMA射頻芯片,并在2006年成功將其賣出200萬顆;到了2006年,又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小靈通”射頻芯片,這顆芯片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一度達到60%。“小靈通”的成功不僅讓銳迪科取得了營收上的突破,也幫助它熟悉了當時的手機市場。
事實上,國內“山寨機”的時代大幕在2006年已徐徐升起,到了2007至2008年期間,終成燎原之勢,期間全國有超過6000家企業在生產“山寨”手機。
憑借強大的射頻技術積累,銳迪科迅速切入“山寨機”市場,在一兩年的時間里,密集推出各類適應市場需求的射頻芯片,與國際領先的芯片公司直面競爭。
2010年11月11日,成立六年的銳迪科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上市當日,銳迪科的股票大漲19.44%。到了2012年,其年營收規模達到3.913億美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銳迪科開創了國內射頻PA芯片領域的Fabless模式的先河,與當時全球第一家砷化鎵6英寸代工廠穩懋達成緊密合作,把制造部分完全交給晶圓廠。雖然如今PA廠商采用Fabless模式已相當普遍,但在當時卻十分罕見。
賣身自成立以來,銳迪科可謂一路風光無限,這也引起了行業巨頭的關注。
2013年7月,紫光集團和展訊集團雙雙發布公告,宣布紫光集團將以約17億美元收購展訊,這項交易只用了5個月便宣告完成。
在被紫光集團收購之時,展訊已是全球第三大手機基帶芯片供應商。然而,紫光集團的野心顯然不止于此,它很快又將目光投向了銳迪科。
2013年11月11日,銳迪科宣布和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并購協議,后者以每股18.5美元的價格收購銳迪科所有股權,這起收購給銳迪科的估值為9.1億美金,而這一天恰逢銳迪科在納斯達克上市三周年的紀念日。
事實上,當時除紫光集團外,另一資本方浦東科創也有意向收購銳迪科,并承諾收購完成后不干涉銳迪科的獨立發展,這一方案更貼合戴保家的心意。
不過,持股約37.43%的銳迪科第一大股東是華平投資,由于浦東科創給出收購價格為7.45億美元,較紫光集團少了整整1.65億美元,所以華平投資選擇支持紫光集團。
為了順利推進這起并購,2013年12月,銳迪科董事會官宣由鄧順林擔任新的董事長,他先前的職務為銳迪科高級運營副總裁,CEO一職則由原先的CTO魏述然擔任。在這場資本拔河中,銳迪科創始人戴保家最終黯然出局。
面對既定事實,戴保家只得選擇接受,并迅速用行動表達出了自己的態度,他很快便賣掉了在銳迪科的所有股份,并在一年多以后創辦了翱捷科技,主營業務依舊鎖定為通信芯片。
2016年2月,紫光集團宣布成立紫光展銳,展訊和銳迪獨立運作于它的旗下,展訊主攻智能手機芯片的設計,銳迪科則主攻物聯網等周邊芯片的設計。
一直到2018年初,紫光集團又正式官宣將展訊和銳迪科合并,全新的紫光展銳由此踏上新征程。自此,成立了十四年的銳迪科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從銳迪科“畢業”的創業者們在完成對銳迪科的收購后,紫光集團計劃將展訊和銳迪科二者整合,以形成國內集成電路設計的龍頭企業。
“就當時的情況看,紫光的如意算盤打得確實不錯,展訊通信主要產品為手機基帶芯片,銳迪科的主要優勢在射頻芯片領域,兩家公司在技術和產品上能夠很好地互相補充,進而提升整體的市場地位。”一位投資人告訴創業邦。
然而,這起被許多人看好的并購,卻并未如預想般地發展下去。在被紫光收購后的幾年里,銳迪科經歷了嚴重的人才流失,名氣也逐漸一日不如一日。與此同時,從銳迪科出走的創業者們開始登上舞臺,成為推動中國芯片產業發展得重要力量,且備受投資者的青睞。
從銳迪科離開后,戴保家很快重整旗鼓,于2015年4月創辦了翱捷科技。
有意思的是,紫光并購銳迪科時的競爭對手浦東科創率先支持了戴保家的新一輪創業,于2015年11月作為天使輪投資者進入。
翱捷科技在資本市場破受歡迎,在2022年1月14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前,共進行了9輪融資,相繼獲得IDG、深創投、紅杉、高瓴和元禾璞華等知名機構的投資,以及阿里、小米和TCL創投等產業資本方的青睞。
2015年1月,陳俊與陳高鵬等人共同創辦了PA芯片公司宜確半導體。兩人皆在銳迪科擔任過重要職務,陳俊于2004年至2013年在銳迪科擔任PA項目負責人和高級副總裁職務;陳高鵬則于2010年至2013年在銳迪科任RFPA/FEM高級產品研發經理。
離開銳迪科后,張亮與趙國光于2015年一起創辦了恒玄科技,換道TWS耳機芯片,并于2020年登陸科創板,成為科創板TWS耳機第一股。創業之前,張亮一直擔任銳迪科負責工程的高級副總裁,趙國光則擔任分管生產與運營的副總裁一職。巧合的是,二人還是老鄉,均出生于河南省平頂山市。
除了上述提到的,從銳迪科走出來的創業者還有很多,包括曾任銳迪科CTO的魏述然,在離開后創辦了愛科微,專注Wi-Fi市場;前后分管銳迪科PA事業線的兩位負責人陳俊和賈斌則分別創建了宜確半導體和開元通信;
此外,從銳迪科“畢業”的創始人還有昂瑞微的錢永學,燧原科技的趙立東,三伍微的鐘林,隔空智能的林水洋,思澈科技的王靖明,昱兆微的王方林,大有半導體的尹雪松,圭步微電子的羅為等等。
作為國內早期實力最強的射頻芯片公司之一,銳迪科在手機通訊、無線連接和廣播通信領域推出了不少具有開創性的產品,打破了國外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局面。
打破壟斷的背后,是強大的研發力量。銳迪科集聚了大批在數字/模擬電路、射頻系統、功率放大器和信號處理等方面的技術專家。
如今,山寨機早已退出歷史的舞臺,曾不受人關注的芯片產業火的發燙。從銳迪科走出來的人才正多點開花,活躍在芯片創業的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