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諸多因素影響,A股市場持續走弱,三大指數以及諸多此前風光無限的“茅指數”、“寧組合”個股均創出了階段新低。在剛剛過去的一周(3月7日-12日)里,上證指數、深圳成指均收出4%以上的大陰線,創業板當周最大跌幅更是超過了10%,A股兩市單日超4000只個股下跌在上一周似乎已經成為了常態。
A股主要股指的連續走弱,作為市場主要變量之一的北向資金當然“功不可沒”,對于指數的波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3月14日盤中,北向資金再度大幅凈賣出,截至收盤北向資金凈賣出144.08億元(數據來源:新浪財經),帶動三大指數再度重挫。
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里,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出363.21億元,截至3月12日,3月整月合計凈賣出340.93億元。如果加上本周一凈賣出的144.08億元,北向資金近6個交易日凈流出超5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資金在上周五個交易日全部錄得凈流出,全周合計流出凈額為歷史第三高,僅次于2020年3月15日當周和2015年7月12日當周。假如北向資金整個3月份呈現凈流出狀態,那么就會將此前連續17個月凈流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的歷史最長記錄終結。
從行業板塊來看,3月7日-12日,北向資金凈買入的行業僅有5個,凈買入最多的行業是公用事業,凈買入額12.14億元,也是唯一凈買入超10億元的行業。此外,國防軍工、建筑裝飾和有色金屬等行業在上一周也獲得北向資金凈買入。銀行、電力設備、電子、非銀金融、醫藥生物等板塊則遭到北向資金的“嫌棄”,遭北向資金凈賣出,凈賣出額分別44.44億元、37.8億元、36.88億元、31.86億元、30.27億元。
從個股來看,3月7日-12日,陽光電源、紫金礦業和國電南瑞獲北向資金凈買入超過10億元,分別為14.19億元、11.65億元和10.42億元。長江電力、隆基股份、成都銀行、京東方a、晶澳科技、航發動力、贛鋒鋰業等個股也獲北向資金超億元凈買入。而寧德時代、貴州茅臺、招商銀行、邁瑞醫療、恩捷股份和北方華創在上一周遭北向資金凈賣出額均超過10億元;其中寧德時代遭北向資金凈賣出超50億元,達50.6億元。
北向資金目前已成為A股重要的增量資金和市場判斷指標,北向資金的流入流出對于A股的影響也日益顯現。從A股歷史經驗來看,北向資金對于市場行情的分析與把握遠遠超過了普通投資者。近期市場波動加大,風格趨勢不明朗,投資者很難把握市場未來的方向。因此通過對于北向資金近期流向以及增減持品種的分析,或可以使我們更好的把握“聰明錢”的投資思路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