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凱摘要:對于亞太藥業來說,未來還面臨不小的償債壓力,而富邦系是否愿意為亞太集團留下的債務買單,還是一個未知數。
作者|川扇假
3月28日,亞太藥業舉行董事會換屆選舉,富邦系提名的獨立董事入駐企業,其股價卻遭遇跌停。
3月29日,以跌停價開盤的亞太藥業,雖然盤中幾經掙扎,但最終仍以暴跌9.29%收盤。
曾幾何時,亞太藥業也被稱為“白馬股”,但自2019年子公司失控,控股股東亞太集團資金鏈告急后,公司的業績和股價就一瀉千里。隨著近期富邦系通過司法拍賣、二級市場買入、協議轉讓等方式上位,也使市場對于亞太藥業有了新的期待,公司股價近期連續三日漲停。
富邦系上位面臨“山頭林立”
談起亞太藥業的由盛轉衰,就不得不提2019年平安夜亞太藥業子公司失控事件,當天亞太藥業公告子公司上海新高峰之子公司上海新生源存在違規對外擔保情況,且2019年業績突然大幅下降,并表示上海新高峰失去控制。?
在此之前的五年時間,亞太藥業營收和利潤逐年提升,也被業內冠之以“白馬股”的頭銜,尤其是2015年收購上海新高峰進入CRO行業,使公司業績持續高增長。
亞太藥業近年營業收入情況
然而隨著上海新高峰失控和出表,以及亞太藥業根據情況計提大額商譽減值,2019年亞太藥業虧損近20億元,而公司營業收入高峰的2018年才不過11.32億元。?
亞太藥業近年歸屬凈利潤情況
2019年底,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監管層決定對亞太藥業進行立案調查。就在市場疑惑上海新高峰違規原因的時候,亞太藥業控股股東亞太集團資金鏈告急和連環擔保事件在2020年初東窗事發。
到底是上海新高峰的失控,導致了亞太集團的資金鏈問題,還是上海新高峰必須通過“背叛”脫離亞太集團的泥潭?現在已經沒法深究了,畢竟上海新高峰的高管層出自亞太集團,而失去重要子公司的亞太藥業,業績隨后也大幅下滑。
此后的劇情就是變賣家產的戲碼,亞太集團逐步變賣掉亞太藥業的股份償債,雖然上市公司幾次對外發聲表示,控股股東變賣股份暫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亞太藥業2020年利潤也因為廠區拆遷補償而扭虧為盈,但明眼人都知道天要變了。?
今年以來,亞太藥業的變局逐漸明朗。在3月21日投資者互動時,亞太藥業表示,富邦集團及其子公司漢貴投資合計持有公司18.02%股份,為亞太藥業第一大股東,富邦集團有意進駐并成為公司實控人,當前公司處于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富邦系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增持亞太藥業股份,隨著今年1月,亞太集團曾經的債主,以物抵債的方式獲得亞太藥業7.27%股份的寧波銀行,將全部股權轉讓給富邦系,自己不僅盈利退場,還讓富邦系坐穩了亞太藥業第一大股東位置。
公開信息顯示,富邦集團實控人為宋漢平,富邦系涉足工業制造、資源礦業、商貿服務、投資地產等領域,旗下已經有一家上市平臺寧波富邦。此次入主亞太藥業,不僅因為亞太藥業股價一度跌到幾元錢足夠便宜,另一方面是有意借亞太藥業進入醫藥領域。
隨著富邦系入主,亞太藥業的股價自3月23日開始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展現出市場對于公司新控股股東和未來的看好。?
然而就在3月28日亞太藥業董事會換屆選舉,富邦系提名的獨立董事進入亞太藥業董事會后,亞太藥業的股價卻大幅跌停。顯然,并不是所有的投資者和機構都歡迎富邦系,有意在董事會換屆當天敲山震虎。
在此次董事會換屆中,除了富邦系提名的兩名獨立董事王紅珠和劉岳輝,還有代表亞太集團的呂旭幸、沈依伊提名的蔡敏,此外在亞太藥業前十大股東中,還有房地產背景的百川瑞吉。富邦系雖然成功入主亞太藥業,但面臨一個紛亂的股權控制局面。?
亞太藥業的債務誰來背?
富邦系不過花費了數億元,可謂“白菜價”控股一家上市公司,但亞太藥業的重整和業務調整需要時間,此后還要面臨投資者訴訟等一系列麻煩事。?
由于事后查明亞太藥業對上海新高峰有長達3年的財務造假,亞太藥業曾經的實控人陳堯根等眾人遭遇處罰,此后還需要處理投資者訴訟,已經有股民向法院提起對亞太藥業的索賠訴訟。
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凡是于2017年4月22日至2019年12月24日期間買入亞太藥業,并在2019年12月25日及之后賣出或仍持有該股票而虧損的投資者,均可以對亞太藥業發起訴訟索賠。
而從業績情況來看,亞太藥業2021年三季報顯示,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2億,同比下降39.5%,降幅較去年同期收窄;實現歸母凈利潤-9510.9萬,同比延續虧損態勢。有意思的是,在營業收入、毛利率均下降的情況下,亞太藥業的期間費用率為90.8%,較上年升高8.6%,對公司業績形成拖累。
期間費用涵蓋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及財務費用,期間費用率是這四類費用之和與營業收入的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費用控制能力的強弱。在業績下降情況下,亞太藥業的期間費用率提升,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公司管理存在諸多問題。
對于富邦系來說,亞太藥業是有價值的,畢竟公司還擁有抗感染、抗病毒、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等藥物和生產線,然而受到集采的影響,公司這部分的銷售收入在逐年減少。
此外,2019年的巨額虧損,讓亞太藥業只卸去了全部的商譽包袱,而公司目前有超過10億負債,這些負債都是2019年激增的,其中應付債券就超過8億。
而亞太藥業2021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不過1600余萬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8.31億元。對于亞太藥業來說,未來還面臨不小的償債壓力,而富邦系是否愿意為亞太集團留下的債務買單,還是一個未知數。
免責聲明
富凱財經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本文由富凱財經原創,轉載聯系后臺,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