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兩則公告,藥明康德陷入了輿論漩渦。
8月15日晚,藥明康德發布2022年H股獎勵信托計劃(草案),擬對包括李革、胡正國、楊青、陳民章等員工授予不超過20億元的H股獎勵。
需要警惕的是,藥明康德此前剛拋出了一份減持計劃。
(資料圖)
2022年6月11日,藥明康德發布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告,聲稱收到相關股東一同發出的《減持計劃書暨告知函》。
面對眼前這一幕,而且此次激勵方案并不與企業實際經營業績掛鉤,僅僅是內部考核,藥明康德因此遭到了投資者的連環拷問。
投資者發出連環拷問
近日,在雪球平臺上流傳出一則名為《號召藥明康德中小股東堅決抵制藥明康德2022年H股信托激勵計劃草案》的帖子。
減持之后是回購
根據本次H股獎勵信托計劃,2022年藥明康德計劃的獎勵股份來源為受托人根據本公司指示及2022年計劃規則相關條文通過市場內交易以現行市價收購的H股。
按照計劃規則,計劃上限為受托人可不時按現行市價通過市場內交易以不超過20億港元的資金收購最高數目的H股。
而此次可參與2022年計劃的適格員工包括屬于本集團任何成員公司全職任職的中國或非中國雇員,包括公司董事、監事、高層(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基層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及其他技術人員。
與此同時,公司建議向李革、胡正國、楊青、陳民章等在內的14名關聯選定參與者授予相當于最多1418760股相關獎勵股份的獎勵,所涉獎勵股份最高數目總市價約為1.35億元。
關于選定參與者的個人績效考核則為,董事會或者其授權人士每年對選定參與者進行綜合評估,并據此確定本計劃項下實際可歸屬獎勵股份數。相應歸屬期內實際可歸屬于一位選定參與者的獎勵應當等于標準系數×相應歸屬期計劃可歸屬股份數量。
身為管理人員的中國雇員而職級達到高級主任及以上者,績效考核結果則分為八級,即A+、A、A-、B+、B、B-、C及D。然而,個人績效考核結果的系數為B-(或其等同的評核結果如「符合預期」)或以上的為100%,個人績效考核結果的系數為B以下的為0。而其中首批參與者將分4年解禁,即25%、25%、25%、25%。
另外,在此之前,藥明康德曾發布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告。因自身資金需求,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及與實際控制人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的股東計劃根據市場情況自本公告之日起 15個交易日后的不超過90日期間內合計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3%的A股股份。
創新藥同質化問題浮出水面
官方資料顯示,藥明康德主要為全球生物醫藥行業提供一體化、端到端的新藥研發和生產服務。主要通過獨特的“CRDMO”和“CTDMO”業務模式,不斷降低研發門檻,助力客戶提升研發效率。
2022年上半年,藥明康德實現營業收入為177.56億元,同比增長68.52%;歸母凈利潤為46.36億元,同比增長73.29%;待執行訂單金額為351億元,同比增長77%。
然而有市場消息稱,雖然CRO企業表現普遍不錯,業績與在手訂單都在持續增長,但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卻依然感到焦慮。比如,在所有CRO二季報的電話會議中,幾乎都會提到一個問題:“生物科技行業的融資額在持續下滑,這會對公司造成什么影響?”
根據美國的CRO公司—Medpace二季報,該公司訂單仍在新增,但實際上Medpace未來的增長已經遇到了障礙。根據Medpace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二季度其“初步訂單數量”已經不忍直視,同比下降45%,環比下降42%。
誠然,CRO企業在財報中所披露的新增訂單數據,存在“延遲效應”,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動態,從而造成了CRO行業當前呈現出需求旺盛的“假象”。
在市場環境下行的背景下,根據醫藥魔方InvestGO統計,2022上半年全國一級市場投融資事件為583起,同比下降46.7%;IPO事件為30起,同比下降45.5%;二級市場再融資事件為19起,同比下降57.8%。
巧合的是,行業投融資熱度的大幅下降,恰好發生在藥監局新政不久后。2021年7月,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審批中心(CDE)下發了《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要求選擇標準療法中效果最好的藥物作為對照組。
此外,為進一步規范藥物臨床試驗設計,CDE于2022年先后發布了多個指導原則,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提高研發門檻。
平安證券研究所指出,這意味著頭對頭試驗將成為創新藥臨床的新常態,該政策提高了創新藥研發門檻,后續me-too管線的開發時長、成本及難度都會大幅提升,預計將有大量同質化管線將被終止,創新藥開發即將面臨全面降溫。
實際上,局限于國內藥企的創新能力,再加上仿創藥物相對較高的臨床成功率,此前國產創新藥主要集中在國外已經得到驗證的靶點和技術賽道,因此雖然國產新藥管線數量增長顯著,但從靶點分布來看存在大量同靶點扎堆的情況。嚴重同質化的研發,也導致了國產新藥在上市后就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甚至集采,再次陷入價格戰。
更巧合的是,藥明康德股價拐頭下行,同時也恰好發生在去年7月。自2021年7月創下歷史新高171.97元/股以來,截至2022年8月18日,藥明康德股價跌幅已經高達44.80%,最新收盤價為90.79元/股。由此可見,此次新政對CRO企業影響之大。
重要的是,國產創新藥主要集中在國外已經得到驗證的靶點和技術賽道,正所謂大象轉身難,在大量同質化管線將被終止,創新藥開發將面臨全面降溫下,國產CRO企業何時才能等來反轉,很可能會比較漫長。(來源:花朵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