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觀點】
1、周二量價齊升,終于收了一個長陽,各板塊均有表現,所謂三根大陽線,千軍萬馬來相見,希望再來兩根!那就真的穩了!
2、以前的老白馬也明顯有資金流入,鑒于大白馬跌得確實太離譜了,需要估值修復!
【資料圖】
3、醫藥再度爆發,整體表現不錯,繼續跟蹤,信創應該也沒完!
4、重要的是,市場需要利好刺激,如果能夠有利好兌現,會增強資金信心!
5、客觀地說,截至目前,市場的下跌結構還沒得以扭轉,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題材掘金】
鋼鐵:節后國內多地疫情爆發,加之傳統施工“黃金期”接近尾聲,下游需求疲軟,鋼廠出貨受阻,導致上周鋼貿出貨量環比降17.9%。年底趕工剛需繼續支撐鋼材庫存去化,上周總庫存環比減36.8萬噸,但由于疫情管控措施加嚴,去庫節奏放緩。鋼鐵供需緊平衡狀態維持,下半年以來鋼價持續走弱,鋼廠利潤空間收窄,促使多家10月鋼廠推出減產計劃,仍需繼續觀察鋼廠減產、疫情防控政策變化等對市場的影響。股票層面,繼續關注中期邏輯強勁的個股。
風險提示:房地產下滑;制造業回暖不及預期。
風電:風電發電成本較低且建設周期短,在可再生能源中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從發電量方面看,根據IEA數據,可再生能源中,風能發電量僅次于水能,位列第二,2021年發電量占全球總發電量的6.6%。成本方面,2021年全球陸上風電度電成本為0.033美元/kWh,較2010下降68%;全球海上風電項目的度電成本為0.075美元/kWh,較2010年下降60%。從數據來看,陸上風電是度電成本最低的可再生能源,我國呈高速發展趨勢。
大型化及深遠海趨勢帶動風電部件持續發展,前景可期。整機方面,2021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十大廠商中,維斯塔斯以15.32%的市占率居于全球首位,我國廠商占據6個席位。從招標價格方面來看,2022年6月,我國風電整機廠商風電機組投標均價為1939元/kW,呈持續下降趨勢。海纜方面,直流電纜滿足海上風電機組深遠化要求,降低損耗,柔性直流海纜是目前海上風電用海纜的核心發展方向。高壓及超高壓海纜優勢顯著,適用于大容量、大規模海上風電機組,相同截面的66kV海纜一根最多可連接的風電機組數量可達到35kV方案的2倍,可有效降低系統電纜數目和鋪設費用。軸承方面,目前海外廠商仍占據大部分市場,但以洛軸和瓦軸為代表的國產軸承廠商的市場份額呈現提升的趨勢,國產化替代空間廣闊。鑄件、塔筒、樁基方面,隨著大兆瓦機型持續發展,對鑄件等的抗疲勞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匹配大兆瓦需求,市場規模和價值量有望持續提升。
風險提示:海風相關技術工藝變革;海上風電相關政策變動;極端天氣頻發。
【要聞速遞】
1、美股收跌,道指跌0.24%,標普跌0.41%,納指跌0.89%。歐洲時間周二,主要指數全線上漲,截止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漲幅為1.29%;法國CAC40指數漲幅為0.98%;德國DAX30指數漲幅為0.64%。
2、對于有傳聞稱,小米造車被叫停。小米方面人士表示,不針對傳言回應,小米汽車項目正在順利推進。
3、統計顯示,年內逾千家A股上市公司回購已超1500次,回購金額近1700億元。剛剛過去的10月,約400家上市公司密集發布了回購公告,逾百家企業已回購金額累計超340億元,龍頭企業回購熱情高漲。11月伊始,又有30多家公司密集公告了回購最新實施進展。
4、工信部等五部門: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超3500億元,加速虛擬現實在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
5、民營房企座談會召開,增信支持發債融資。
【上市公司公告】
1、雅化集團:簽署電池級氫氧化鋰長期供貨合同
2、光洋股份:收到新能源汽車客戶中標通知書
3、賽力斯:賽力斯汽車10月銷量同比增長461%
4、傲農生物:10月生豬銷售量50.34萬頭,同比增長37.14%
5、蔚來:10月交付10059輛汽車,同比增長174.3%
6、金力永磁: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擬減持不超2%股份
7、東航物流:珠海普東擬減持不超過3%公司股份
8、宇瞳光學:股東擬減持公司不超2.03%股份
9、通威股份:控股股東近期合計減持“通22轉債”1200萬張
10、永新光學:寧興資產擬減持不超1%公司股份
11、天合光能:興銀資本和興璟投資擬合計減持不超過2.95%公司股份
12、德新交運:股東擬減持公司不超1%股份
13、新鳳鳴:三名董事擬增持4000萬元-6000萬元公司股份
14、時空科技:擬以3000萬元-6000萬元回購股份
文章所有觀點均為復盤心得,所涉及方向及個股均為邏輯分享或資料總結而非個股推薦,絕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買賣,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