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以來,A股和港股市場逐步走出“陰霾”,截至11月15日,A股主要指數漲幅均在6%以上,港股反彈更多,恒生指數月內漲幅近20%,恒生科技指數月內漲幅近25%。
隨著市場反彈,投資者做多A股的信心逐步增強,這一點從成交額上也有體現,A股在11月已經已經出現了多次萬億成交額,特別是近三天都是萬億成交,而且北向資金在近3個交易日持續大額買入,3天凈買入近400億元。
而本月以來的反彈行情,背后是一系列利好因素的推動,包括美國核心CPI超預期回落、國內進一步優化防控措施、房地產融資政策轉暖等。
但目前市場來看,還是輪動為主,還沒有一個持續走強的板塊出來帶隊,因此,很多投資者的感受就是“賺了指數不賺錢”。板塊輪動是反彈初期的普遍特征,也說明,市場依然存在分歧,投資者追漲意愿不強。
那么,當前市場到底是超跌反彈還是底部反轉呢?后市的機會又在哪些板塊呢?為此,私募排排網調查了多個私募基金的觀點。
1.首先,近期消息面的重磅變化,是否已經改變了資金的預期,促成了A股市場的重要轉折呢?
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65%的私募認為A股已經迎來重要轉折點,市場擔憂的主要關鍵因素,已經迎來實質性好轉。22%的私募認為還需進一步觀察。13%的私募認為還沒有迎來重要轉折點,經濟基本面、美國貨幣緊縮等內外部壓力還在持續。
2.在當前最新宏觀環境下,您的投資信心發生了怎樣變化?
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68%的私募認為市場主要陰霾已經消散,態度已經明顯樂觀。23%的私募在看好市場觸底企穩的同時,認為還需保持適當謹慎。9%的私募表示市場預計難有趨勢性走強。
3.近期,國內宏觀大事件,莫過于優化防控措施,您認為其中“提振效果”最大的是哪些行業?
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71%的私募認為酒店餐飲、旅游、商業連鎖、傳媒娛樂、航空等線下消費行業,將最直接受益。22%的私募認為疫苗、新冠藥等醫藥行業有望受益。6%的私募認為二十條措施將顯著提升經濟增長,因此房地產、鋼鐵、煤炭、有色等前期承壓最大的周期性行業將“提振最大”。1%的私募認為多數行業都將大致均衡受益。
此外,私募排排網也采訪了多位私募基金經理,他們也就當前市場的消息面和未來方向作出了自己的解讀。
星石投資方磊:A股“三朵烏云”逐步“散開”
星石投資首席策略投資官副總經理方磊認為,7月份以來,影響市場回調和壓制市場情緒的因素在于國內疫情和地產銷售低迷導致國內經濟復蘇預期較弱以及海外加息步伐較快使我們的資金面承壓。
而11月以來,這兩方面因素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改善,方磊認為市場情緒有望出現持續回暖。疫情方面進一步優化防控措施,進一步減少疫情對經濟和經濟預期的壓制;地產方面,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文提出會繼續推進并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海外方面,12月加息幅度縮小至50bp基本已經確定,實際加息最快最猛的時候和緊縮預期最劇烈的時候都已經過去。
方磊認為目前流動性環境仍是合理充裕的,前期股市的低迷更多的是海內外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情緒壓制導致,疫情、地產融資和美聯儲等方面的積極信號大概率會帶動近期股市情緒回暖和股票市場的反彈。
此外,他還表示,此輪熊市的底部區域已經基本探明,但在積極因素帶動下的情緒回暖后,市場還需要看到國內經濟實質性轉好才可能出現股市反轉,而政策落地到經濟出現實質性明顯變化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目前股市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中低水平,股票的風險溢價也處于較高的位置,我們保持對股市中長期的信心,也站在中長期的角度選擇合適的標的。
中海外鉅融王雷:地產政策是趨勢性的大變化,醫藥醫療需求有望提升
中海外鉅融投資總監王雷認為,上周以來的國內外變化是A股的重要轉折。國內方面,防控優化政策將有利于緩解市場對線下消費疲軟的擔憂,地產政策的變化更是逆轉了投資者對地產極度悲觀的情緒。地產政策方面,當前經濟環境下內需疲軟,樓市、餐飲、出口共振下行,救地產也是救經濟,地產政策是趨勢性的大變化,而非此前的“擠牙膏”。海外方面,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美元回落,將有利于資金向新興市場回流。
受國內外形勢好轉,市場信心明顯增強。海外主要是美聯儲加息放緩、以及美國中期選舉結束后G20領導人峰會;國內主要是疫情、地產政策都有好轉。即便后續市場短期有所回調,也不應悲觀,應及時上車。本輪股市反彈持續性以及力度都將會有驚喜。
新冠防控優化政策出臺后,最受益的是疫苗、新冠特效藥、常規中藥、呼吸機。預計國內確診人數將持續增加,新冠相關的藥物、器械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明澤投資郗朋:市場仍將演繹結構性行情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郗朋認為,今年年初以來,市場的兩次調整主要原因是美聯儲加息以及縮表、國內疫情,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升值、房企違約增加及相應帶來的銀行壞賬上升、地緣局勢階段性緊張帶來的情緒擾動等因素。
而與以上相對應的,近期隨著美國最新CPI數據超預期回落,強化了加息放緩的預期,扭轉了美元兌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不斷優化的防控措施也增強了投資者對經濟社會生活逐漸全面恢復的信心;近期“金融16條”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房地產行業“政策底”明確,“市場底”有望逐漸企穩,G20峰會的順利召開,大國關系也有望看到曙光。市場風險偏好逐漸恢復和提升,A股市場迎來重要轉折點。
目前整體市場處于歷史低位,萬得全A的PB水平處于20年以來的底部區域,市場仍將演繹結構性牛市行情。未來依然對市場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風險點在于碳中和與逆碳中和的博弈、相應氣候多變引起突發事件的可能性、美國股市整體處于歷史高位等。
雖然,很多私募基金看好市場后續走勢,但也有私募基金在當前點位,保持謹慎態度的。
靖奇投資范思奇:謹慎看多大市,但看好中長期醫療需求增長
靖奇投資合伙人范思奇認為,美國CPI超預期只是暫緩加息步伐,市場反應的最終利率并沒有下降,而且CPI這次下降有很大原因是因為醫療支出計算方式的改變,美聯儲實際參考的PCE要等月底公布。最新的二十條措施也沒有改變整體防疫方針,所以轉折點還是要等防疫政策轉變。
普漲行情還是缺乏流動性和信心,但是A股目前在的這個位置大跌的概率也不大,還是謹慎看多。
醫療行業,二十條指出目前階段還不能放松防控,為了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所以就醫療衛生服務的資源來看,一直強調要加強能力建設,要加強各方面的資源儲備,包括人力、床位、藥物、疫苗,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的基礎建設方面都會有提振。后疫情時代醫療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提升,除去新冠治療需求之外,常規醫療需求恢復也有望成為醫療行業的另一動力。
風險提示
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經理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的任何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投資有風險,本資料涉及基金的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諾或預測產品未來收益。投資者應謹慎注意各項風險,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銷售文件,充分認識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投資決策,對投資決策自負盈虧。
版權聲明
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于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并注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