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領域迎新政,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行業發展有望進一步推進。A股市場上,多家上市公司已在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等領域開展業務,且相關業績表現不俗。此外,多家公司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也在推進中。
【資料圖】
來源:攝圖網
加強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支持發行REITs
11月28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包括總體要求在內,共有8大方面、26項具體內容,涉及強化設施規劃布局、加快健全收運和回收利用體系、分類施策加快提升焚燒處理能力、積極開展小型焚燒試點、加強設施建設運行監管、探索提升設施可持續運營能力、保障措施等。
其中,積極開展小型焚燒試點方面,《指導意見》提出,針對小型生活垃圾焚燒裝備存在的煙氣處理不達標、運行不穩定等技術瓶頸,形成亟需研發攻關的小型焚燒技術裝備清單,組織國內骨干企業和科研院所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開展研發攻關,重點突破適用于不同區域、不同類型垃圾焚燒需求的100噸級、200噸級小型垃圾焚燒裝備,降低建設運維成本。
《指導意見》提出,選擇適宜地區開展試點。以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邊境地區為重點,選取人口密度較低、垃圾產生量較少的部分縣級地區積極開展小型焚燒試點,重點圍繞技術裝備、熱用途、運營管理模式、相關標準等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同時,研究小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污染排放特征,提出適用可行的廢氣、廢水、灰渣等污染防治要求。
探索提升設施可持續運營能力方面,《指導意見》提出了,科學開展固廢綜合協同處置,探索余熱多元化利用等方面的建議。其中《指導意見》提及,加強垃圾焚燒項目與已布局的工業園區供熱、市政供暖、農業用熱等銜接聯動,豐富余熱利用途徑,降低設施運營成本。有條件的地區優先利用生活垃圾和農林廢棄物替代化石能源供熱供暖。
在政策支持方面,《指導意見》提出,積極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對生活垃圾小型焚燒試點予以支持,充分發揮引導帶動作用;將符合條件的縣級地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
《指導意見》還指出,按照相關要求,地方各級財政要加大對縣級地區生活垃圾處理的資金支持力度。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優先納入綠電交易;落實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所得稅按15%繳納的財稅優惠政策;在不新增隱性債務的前提下,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積極支持縣級地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垃圾產量逐漸增多。有券商預計,“十四五”期間垃圾焚燒總市場規模達到3769億元。隨著政策指導行業發展,垃圾焚燒領域千億級市場未來可期。
這些公司布局垃圾焚燒處理,相關業績保持增長
梳理發現,A股多家上市公司在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等領域開展相關業務,相關公司業績表現不錯。
中科環保(301175.SZ)主要業務包括生活類垃圾處理業務、危廢處理處置業務、環保裝備銷售及技術服務。公司依托多年積累的焚燒和污染控制等技術經驗,在焚燒工藝技術及裝備、高效熱能利用和污染物減排、循環經濟產業園協同處理城市廢棄物工藝技術、環保新材料和生物天然氣凈化與利用等方面持續加大創新力度。2022年前三季度,中科環保實現營業收入11.18億元,同比增長7.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5億元,同比增長17.37%。
瀚藍環境(600323.SH)主營業務包括固廢處理業務、能源業務、供水業務和排水業務。公司建成的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是目前國內率先建成并成功運營的具有完整固廢處理產業鏈的固廢處理產業園,產業園以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核心,配置生活垃圾轉運、污泥處理、餐廚垃圾處理、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理等完整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各處理環節實現資源共享、資源互換,實現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循環利用。該產業園實現了在南平、開平、饒平、晉江、安溪、惠安、孝感、廊坊8個項目的園區化模式輸出。
截至2022年6月底,瀚藍環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在手訂單合計規模34250噸/日(不含參股項目),其中已投產項目規模為26050噸/日(2022年上半年投產500噸/日)。業績方面來看,2022年1-9月,瀚藍環境實現營業收入96.10億元,同比增加24.86億元,增幅34.89%。其中,固廢處理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2.44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55.80%,同比增加15.89億元,增幅43.46%;實現凈利潤7.51億元,同比增加1.82億元,同比增長32.03%。固廢處理業務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主要原因是漳州北、烏蘭察布等垃圾焚燒新項目自2021年下半年陸續投產,截至報告期末新增常德項目一期、開平餐廚項目一期及大慶餐廚等項目投產;環衛業務收入增加等。
旺能環境(002034.SZ)主要業務為生活垃圾處置、餐廚垃圾處置及廢舊鋰電池再利用。目前公司主要產品為電力產品、蒸汽產品、廢棄油脂及硫酸鈷、硫酸鎳、碳酸鋰等產品。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浙江省投資運營了多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涵蓋省內臺州、舟山、等多個縣市,并將業務區域布局延伸至湖北、廣東、安徽、河南、四川,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優勢。
此外,2022年11月3日,中環裝備(300140.SZ)披露《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公司擬購買中節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境科技)100%股權。據披露,環境科技設立于2021年7月,共持有46家垃圾焚燒發電企業。2020年、2021年、2022年1-5月,環境科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業務收入分別為244746.53萬元、381597.97萬元和179407.08萬元。本次購買股份交易完成后,中環裝備將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業務。
多家A股公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中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已成為固廢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A股市場上,多家上市公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相關項目推進中。
天源環保(301127.SZ)2022年11月29日披露的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顯示,公司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擬用于獲嘉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設項目等。據披露,該項目擬采取BOT模式建設運營,特許經營期30年(含建設期2年)。項目新建一座日處理規模500t/d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配置1×500t/d的焚燒線,配備1臺15MW汽輪發電機組。項目總投資3.09億元,由天源環保全資子公司新鄉嘉源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項目建設地點位于獲嘉縣徐營鎮北莊村。
海天股份(603759.SH)于2022年11月17日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海康與康恒環境作為聯合體中標汾陽中科淵昌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股權項目,標的公司汾陽淵昌即將啟動汾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改造項目建設,改造項目預計于2023年12月31日前正式投產,總投資4億元,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750噸,采用爐排式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年處理約31萬噸垃圾,年發電量約1億度,項目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次順利摘牌汾陽項目將進一步夯實公司在重點區位的優質固廢項目布局,提升公司在固廢領域的競爭力。公司未來將繼續積極拓展垃圾焚燒發電、危廢處理等低碳能源項目。
此外,2022年8月29日,偉明環保(603568.SH)公告披露,公司投資新設子公司枝江偉明環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枝江公司)與枝江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就投資建設枝江項目完成《枝江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協議》簽署。其中,偉明環保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枝江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項目規模為600噸/日,總投資約3.89億元。公司以自有資金不超過1.5億元投資于該項目。據介紹,該項目主要處理枝江市全域生活垃圾,同時協同焚燒處理宜都市生活垃圾日處理量不低于150噸。項目特許經營期為30年(含建設期)。偉明環保表示,本次簽署特許協議有助于增加公司固廢處理業務規模,拓展湖北省固廢處理市場,提升公司未來營業收入和利潤。
此前的2022年2月和4月,偉明環保還分別披露對外投資并簽署平泉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協議、隴南市武都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協議及崇義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協議相關公告,相關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7月30日,泰達股份(000652.SZ)披露,為進一步發展生態環保主業,控股子公司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思南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該項目總投資44760萬元,位于思南縣邵家橋鎮石板灘村,占地84畝,規劃新建一座垃圾總處理規模為1050噸/日的生活垃圾焚燒廠。項目服務范圍為銅仁市思南、石阡及印江三縣。泰達股份披露,按項目生活垃圾處理服務費中標價68元/噸計算,該項目總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7.55%,靜態投資回收期13.08年,年均凈利潤1963.02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