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一直都是餐飲界最受關注的品牌之一,不過最近幾年海底撈似乎有些低迷,但是就在2022年的最后1天,海底撈的海外品牌特海國際在港上市了,一度股票大漲,很多人都在問這海底撈又要大賺了嗎?
一、海底撈海外品牌特海國際在港上市?
據財聯社報道,12月30日海底撈的海外品牌-特海國際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在港交所通過介紹上市,首日上市便迎得開門紅,公司股價呈現一波大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截至發稿,特海國際較開盤價7港元上漲至如今的12.84港元,漲幅達到83.43%,且期間漲幅一度上漲近一倍。
根據招股書顯示,Super Hi由海底撈海外業務分拆而來,主要在國際市場提供海底撈火鍋服務。海外業務始于2012年,首站選擇在了新加坡。此后的十年,海底撈開始了全球擴張的步伐。
截至2022年12月2日,特海國際的店面已經遍及亞洲、北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11個國家,開設的餐廳為110家,遍及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澳大利亞等地。
從特海國際的2019、2020、2021、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該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3億美元、2.21億美元、3.12億美元及2.46億美元。但目前公司仍處于虧損的狀態,報表還指出,該公司在同期分別虧損3300萬美元、5380萬美元、1.51億美元和5570萬美元。
對此特海國際解釋稱,該公司持續虧損主要由于餐廳高速擴張所致,因為新餐廳具有開業前成本及資本開支,且需時間業績爬坡。
二、海底撈又要大賺了嗎?
我們看到之前海底撈拆分特海國際上市的時候,大家都還是不太看好海底撈的這種做法,但是特海國際上市的整體上漲又讓人看到了特海國際更多的可能性,那么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特海國際呢?
首先,這些年伴隨著整個中國火鍋產業的發展,以特海國際為代表的一系列的火鍋企業,實際上都在海外進行市場布局海底撈的出海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它重要的發展方向,中國的火鍋文化和火鍋產業對于整個市場來說具有它的特殊性,在海外市場對于中國火鍋的認知程度是不錯的,也比較認同中國火鍋市場的發展。站在這個角度來看,當前的中國火鍋市場,已經有了足夠的市場發展空間和市場發展的可能性,自然而然就會有更多的人去看好火鍋市場。所以,當火鍋市場大規模地開拓自己的海外版圖的時候,往往也能夠有不錯的體驗。
其次,我們來看當前的特海國際,雖然特海國際本身依然處于虧損的狀態,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對于當前的特海國際來說,海外的增長速度是相當不錯的,而且受到整體一些疫情防控的影響,特海國際的經營雖然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是整體的發展速度特別是門店的擴張速度,站在整個市場的角度來看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對于當前的資本市場來說,資本市場往往就需要類似的公司來給市場更多的想象空間,特海國際的上市實際上也給了資本市場一定的想象空間,這也是為什么當前大家都比較看好特海國際的原因。
第三,我們其實仔細發現當前海底撈已經有了極強的資本運作能力,與其說海底撈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餐飲公司,不如說海底撈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厲害的資本運作公司,無論是之前海底撈的上游原材料制造企業還是海底撈本身的上市,再到現在特海國際的上市,海底撈已經逐漸成為了一個上市體系,這些上市體系其實往往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站在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能夠把資本玩的如此的出神入化也是一種能力,海底撈當前無疑正在成為一個極具資本擴張能力的企業,如何能夠利用資本杠桿把自身的業務進一步發展好,這可能也是海底撈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