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早間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業務運營一切正常,高管團隊穩定,且近期控股股東未有任何處置公司股票的計劃;公司將努力實現人民幣2億元或以上的2023年年度利潤,這是一個目標而非預測。
(資料圖片)
此前市場有傳言稱,周黑鴨在小范圍內做了業績交流,預計2023年凈利潤僅為1.5億至2億元。傳聞還稱,品牌加盟模式和自營模式或許出現了問題,只不過被疫情掩蓋。
受傳言影響,周黑鴨1月11日股價跳水,盤中跌幅一度超25%,截至收盤跌22.95%,報收4.5港元/股。總市值約為107.24億港元。
周黑鴨,全稱周黑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生產、營銷及零售休閑熟鹵制品企業,主營業務為鹵鴨、鴨副產品,鹵制紅肉、鹵制蔬菜、鹵制家禽及水產類等其他產品。產品包裝形式主要有氣調保鮮包裝、真空顆粒包裝。于2016年11月11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周黑鴨CEO張宇晨曾表示:“一個偉大的消費品公司,一定是離消費者越來越近的。”
周黑鴨勇于創新探索新的發展路徑,持續推進六大戰略穩健向前。2019年底,周黑鴨開啟直營和特許齊頭并進的計劃,加快門店擴張速度。
2019年9月,周黑鴨正式開放加盟,開發特許經營將進一步滲透現有市場,策略性擴展至新地區。當然周黑鴨加盟是有一定門檻的。2019年11月,周黑鴨也公布了加入其城市特許經營計劃的“四有”標準:具有優質的物業及選址資源;具有連鎖經營管理的成功經驗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具有當地經營的良好公共資源的有力支撐;具有足夠的資金實力,能夠持續高質量開發和拓展市場。
至于需要的初始資金需要多少,據2019年的資料顯示,根據城市規模不同,投入資金也不一樣,初始資金不少于500萬元。放開了,但卻沒完全放開。這樣的高門檻只有少數加盟者可以達到。2019年,周黑鴨新設229家自營門店,雖然開設門店數量不算少,但因門店績效考核不達標、改造等原因關閉的門店有216家,所以相當于2019全年僅增加13家門店。
在2020年6月,周黑鴨便降低標準,宣布其特許經營進一步升級:擁有優質的鋪面資源三年以上穩定租期,自有資金30萬以上。
降低門檻后,周黑鴨的門店加盟數量的開始飛速遞增。
截至2022上半年已在全國擁有3160家門店,其中直營門店1342家,加盟門店1818家,業務覆蓋全國297個城市。
招商證券則表示,2022上半年周黑鴨受疫情反復拖累,上半年關店約200家,其中直營特許關店各占一半,而新開門店600+家,其中老加盟商開店占6~7成,加盟商帶店率繼續提升。同時,上半年社區店持續增加,年底有望突破700家。
雖然加盟門檻降低,但是周黑鴨的價格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昂,以往財報顯示,2017年至2020年,周黑鴨客單價均維持在60元以上,2018年這一數字高達到63.66元。2021年客單價雖有所回落,但也達到了57.80元。相比之下,煌上煌和絕味食品的客單價在25元至35元,就顯得親民不少。
受近些年疫情的影響,周黑鴨的財報情況更是緊張。
在2022年半年報中,公司曾表示,疫情形勢嚴峻,經濟復蘇進程趨弱,消費情緒隨之低迷。同時,全球性的通脹導致大宗商品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沖擊。
安信國際證券、中泰證券等機構也發布研報對公司提示風險,稱公司存在疫情反復影響銷售,加盟商開店不及預期、新產品銷售不及預期等不利因素。其中,國信證券于研報中預判,公司2022年凈利潤1.2億人民幣,2023年凈利潤4.1億人民幣。
據周黑鴨2021年的財報顯示,2021年的的營業總收入為28.7億元,歸母凈利潤為3.42億元;周黑鴨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總收入為11.8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8.7%,2022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為0.18億元,同比下滑92%。
周黑鴨2022上半年業績發布后,國泰君安研報表示,周黑鴨盈利下滑符合預期,同時也應看到進入7-8月,品牌同店營收環比改善,蝦球新品和外賣貢獻率仍在增加。預計2022年品牌成本仍然維持高位,但在2023年收入、凈利潤將明顯改善,費用率或將有所收縮。(作者:魯濱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