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10天9個漲停板的暴漲,再是一波將近30%的兇狠殺跌,之后又是連續3個漲停板突破前期高點。2023年以來,恐怕沒有任何一家A股公司像恒久科技這樣,股價出現如此巨大的振幅。
(資料圖)
這種“暴漲-暴跌-暴漲”的走勢,像極了2022年年末的“超級大妖股”西安飲食。
那么,當下的“大妖股”恒久科技,到底是怎樣煉成的呢?
數字經濟+信創,恒久科技成為“大妖股”
恒久科技(002808.SZ),全稱蘇州恒久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激光打印機、數碼復印機等辦公設備中的零部件激光導鼓,也叫OPC鼓,這是一種光電轉換及成像的器件。
2016年,恒久科技上市,成為首家上市的OPC公司。恒久科技的主業跟圖文快印息息相關,盡管公司標榜“科技”二字,但實際上還是屬于典型的傳統制造行業,嚴重缺乏想象力。
所以我們看到,恒久科技在經歷了上市初期的上漲,達到了最高的28元之后,就開始了一路下跌的走勢,最近兩年一直在6-10元附近震蕩。
恒久科技本次股價的啟動是在1月12日,當天股價漲停。在1月16日至2月1日這8個交易日內,恒久科技股價出現了極為凌厲、極為犀利的連續8個漲停板的走勢。
在10個交易日內走出9個漲停板,恒久科技在這10天里的漲幅將近130%,而換手率超過了200%。這說明隨著股價的暴走,資金開啟前赴后繼的接力模式,全部的籌碼已經換了兩輪。
恒久科技如此大漲,是因為沾上了數字經濟和信創的雙重概念。
前文說過,恒久科技的主營產品是激光導鼓,屬于數碼打印行業,因此跟數字經濟也能沾上邊。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的話,那么所有生產打印機和打印機配件的都可以當成數字經濟概念股來炒了,這豈不是有些荒唐?
恒久科技被爆炒,顯然跟激光導鼓的關系不大,公司還有一塊信息安全的業務。
恒久科技有家子公司叫福建省閩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閩保信息。這家子公司有信息系統集成乙級資質認證。
閩保信息自行開發的“威鏈”技術(WILL)據稱也被逐漸應用于區塊鏈金融、交易競價、NFT等多個場景。
恒久科技之前就在互動平臺上夸過閩保信息,稱其在等保、分保、檔案信息化管理、信息安全集成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此外,恒久科技的全資子公司蘇州恒久高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福元吉地數字技術(福建)有限公司的股權。而福元吉地公司經營的范圍包含了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區塊鏈技術相關軟件和服務;軟件開發和銷售。
持有閩保信息和福元吉地的股權,讓恒久科技早已經超越了打印業務的范疇,具備了數字經濟、信息安全這兩大熱門概念。
股東清倉式減持,吃相極為難看
不過必須要說明白,信息安全業務的收入在2022年上半年僅僅占到恒久科技總營收的4.6%左右,對恒久科技的總體業績貢獻微乎其微。
A股就是這樣,原本不沾邊的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隨便說句話,蹭上熱點就能漲。而恒久科技這種自身本來就跟熱點概念沾邊的,一旦被多路資金相中,那就更是暴漲了。
恒久科技的第一波暴漲是在1月12日至2月1日的10天9漲停,在這一期間,公司發生了一件吃相極為難看的事情。
1月16日至1月31日,恒久科技董事長的一致行動人,也是公司股東的孫忠良,把原本持有公司的1,636,800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0.61%),進行了清倉式減持。這一減持違反了本人曾經作出的“在本人的關聯自然人在蘇州恒久擔任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超過本人持有公司股份總數25%”的承諾。
很顯然,這是一起典型的“背信棄義”型違規減持。
具體來說,孫忠良違規減持的這163萬多股里,有近138萬股是在1月31日減持的。
1月31日是恒久科技連續8個漲停板中的第7個漲停板,孫忠良15.82元的減持價格就是在當天漲停板價格減持的。
幾乎是最高的價格賣掉了絕大多數手里的股票,看來巴菲特也要拜孫忠良為師了。
違規減持事件很快被發現,監管部門對孫忠良出具了警示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恒久科技對此解釋稱,“本次違規減持是股東孫忠良個人減持行為。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已告知相關股東應遵守相關減持規定,但孫忠良在知曉上述規定情況下仍違規減持股票。”
很顯然,恒久科技把自己的責任撇的一干二凈。看到了吧,都是孫忠良想趁機開溜,我們勸了,但根本勸不住!
連續兩年巨虧,股價再度大漲
股東這么不顧吃相、急頭白臉地減持,是不是對公司信心全無呢?這背后是不是反映了恒久科技的業績一塌糊涂呢?
是在孫忠良清倉式減持的前一天,也就是1月30日,恒久科技發布了《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300萬元-1900萬元,扣非之后虧損1600萬元-2200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63億元。
這已經是恒久科技連續兩年業績虧損了。
筆者看了下恒久科技的利潤表,公司2021年1.63億的巨虧,比過去5年的凈利潤之和加起來都多!
在1年虧了5年賺的之后,恒久科技再虧1年,已經是連續兩年虧損了。
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什么孫忠良冒著被公開警示的風險,也要清倉式減持了。業績都這么爛了,還連續多個漲停,這樣的機會一輩子恐怕也沒幾回。
至于名聲?呵呵,跟套現拿到手的2000多萬現金比起來,名聲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清完倉之后,恒久科技在2月9日和10日就遭遇連續跌停。這時候看,孫忠良減持的時機太對了。
恒久科技最近幾天的卷土重來,或許跟市場繼續炒作數字經濟或許有關,跟其在互動平臺上放出來的“公司投資參股了蘇州奧加華新能源有限公司和Oorja Corporation公司,其主要是研究開發并生產制造新型的燃料電池——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系列產品”這一消息或許也有關系。
恒久科技這種“大漲-大跌-再大漲”的走勢在過去很多“大妖股”身上也有體現。資金對“大妖股”進行二度炒作,一是相關熱點題材依然還在,二是利用散戶的“妖股記憶”還沒散去,于是抓緊時間拉升。
總體來看,恒久科技是基本面很差,但跟熱點題材有那么一丟丟關系的個股,而孫忠良的清倉式減持,更暴露了內部治理的嚴重問題。這樣的“大妖股”,能駕馭的人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