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音
出品:洞察IPO
日前,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莞證券”)更新招股書,擬沖刺深市主板,東方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莞證券成立于1988年6月,是廣東省東莞市國有控股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規范類證券公司,是全國首批承銷保薦機構之一。
東莞證券本次IPO的保薦機構為東方證券,發行數量為不超過5億股新股,預計募資30.9487億元。本次發行的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以擴大業務規模,優化業務結構。
令人關注的是,東莞證券早在八年前的2015年就啟動了IPO程序,好不容易在2022年2月順利過會。然而時間過了一年多,一直沒有被核準發行。如今隨著注冊制的推出,東莞證券重新向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IPO申請。
八年申請仍未上市
2015年6月,東莞證券向證監會提交了招股書并獲受理,但不到兩年后變故陡生,IPO宣告中止。
變故因一則單位行賄案而起。2017年5月,東莞證券第一大股東錦龍股份(000712.SZ)公告稱,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原董事長楊志茂為使本公司在收購東莞證券股權事項中得到關照和幫助,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人民幣6411萬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南寧鐵路運輸分院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將楊志茂涉嫌單位行賄一案向南寧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提起公訴。
東莞證券股權結構圖
圖片來源:東莞證券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錦龍股份為東莞證券第一大股東,持股40%,但東莞市國資委通過東莞金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東莞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828.SZ)、東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控制東莞證券55.4%的股份,為東莞證券實控人。
直到2021年2月,證監會恢復對東莞證券的審核。2022年2月24日,東莞證券首發過會,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
但起了個大早,卻遲遲沒法趕集。同時期及之后過會的許多企業都拿到了證監會的批文,但是東莞證券遲遲未獲得上市批文。今年2月17日,全面注冊制正式實施,根據新老劃斷安排,東莞證券一是可以向證監會提交申請,明確選擇繼續在全面實行注冊制前推進行政許可程序,并按照現行規定啟動發行承銷工作;二是可以選擇申請停止推進行政許可程序,向交易所申報,履行發行上市審核、注冊程序后,按照改革后的制度啟動發行承銷工作。
媒體報道,公司已收到深交所的受理通知書,后續將按深交所注冊制的相關要求推進IPO相關工作。這也就意味著,東莞證券已經放棄過會后的行政許可程序繼續推進,轉而選擇“平移”推進上市,后續將重走在注冊制流程下的全部審核程序。
“過會”似乎對東莞證券已經無意義。與此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東莞證券的業績出現了波動。
營收凈利雙下滑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東莞證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86億元、31.65億元、37.0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37億元、8.05億元、10.17億元。呈現不錯的增長趨勢。
公司經營業績圖
圖片來源:東莞證券招股書
不過,2022年度,公司的業績出現了下降。公司的營業總收入為22.9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4.02億元。收入減少的原因之一為2021年東莞信托、錦龍股份分別將所持華聯期貨25.02%、3.00%股權轉讓給金控集團。自2021年12月起,華聯期貨不再納入公司合并范圍。不過即便如此,將上年同期財務數據按可比口徑進行調整后,2022年度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5.36億元,減少18.9%。
招股書顯示,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14.40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47億元,減少19.42%。原因是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2.49億元,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1.06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為1.52億元,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公司表示,2022年度市場震蕩下行,公司持有的部分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跌。
2022年度凈利潤為7.8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28億元,下降22.41%。主要原因是2022年度市場震蕩下行,A股市場成交量、成交額較去年同期下降,公司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受承銷保薦項目發行規模減少影響,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同時,2022年度市場震蕩下行,公司持有的部分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增加。
此外,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1至6月,東莞證券的平均傭金率水平分別為0.299 ‰、0.272‰、0.257‰及0.237 ‰,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2022年業績下滑,傭金率水平下降,雖然有行業原因,但是目前我國不少證券公司業務同質化嚴重,對傳統通道業務依賴性較強,業務品種和目標客戶群類似,行業整體競爭日趨激烈。如果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傳統業務競爭優勢,實施差異化發展策略,拓展盈利渠道,則可能存在客戶流失、盈利能力下降的風險。
全國化競爭能力有限
公司是總部設在廣東省東莞市的證券公司。近年來,來自東莞市經紀業務的收入貢獻占比有所下降,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至6月,公司來源于東莞市證券業務網點的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占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手續費凈收入比例分別為66.45%、65.52%、64.27%及59.73%,仍保持較高比重。若東莞市經濟發展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東莞證券表示,公司業務拓展地域布局是植根東莞,積極向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經濟圈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擴張,進而輻射全國。
公司認為,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設立了89家證券營業網點(含證券經紀業務分公司),其中東莞市內有27家,廣東省其他區域有29家,另外33家分布于廣東省外,基本形成了“立足東莞、面向華南、走向全國”的網絡格局。
但是,隨著進入東莞市的證券公司和證券營業部數量逐漸增加,東莞市內經紀業務競爭加劇。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至6月,公司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在東莞市占有率分別為55.71%、55.15%、52.40%及54.39%,經紀業務客戶數量在東莞市占有率分別為51.99%、50.44%、45.85%及44.38%,收入占有率與客戶數量占有率有所下降。若東莞市內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公司流失優質客戶或者在東莞市內經紀業務市場占有率明顯下降,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而在全國業務的發展中,東莞證券更是面臨大券商的激烈競爭,其總資產排名僅為46位,走向全國的步伐并不容易。
公司經營業績排名表
圖片來源:東莞證券招股書
敬告讀者:本文基于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洞察IPO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