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A股市場表現不佳。從技術上看,上證又到反彈趨勢線,按照刻舟求劍的說法,技術邏輯又該反彈了。但當前宏觀面經濟數據不太配合,比如4月通脹率0.1%,CPI連續三個月低于1%的持續下滑,雖然經濟學界有爭議,但我們應該客觀分析數據,不能像美聯儲看到CPI超過4%才醒悟,這次通縮恐怕是真的可能要來了。
(資料圖)
未來中國經濟的重點肯定是拼經濟。拼經濟直接辦法是財政和貨幣兩大政策,間接辦法是取消流通阻力,比如加快貨幣和商品的流通速度,比如在政策上保障貨幣和商品流通的順暢,我講一個故事,話說某小城市有一個飯局,在一個KTV+燒烤酒吧,喝酒正酣,其中一個民營小老板抱怨,早年接PPP項目結賬不順利,虧了幾千萬,然后過去三年做檢測,又沒有收到錢,越說越激動,罵了幾句**負責人,一個官二代上去就給了民營小老板一個耳光,指著小老板頭說你竟然敢罵我爸,被打的民營小老板立刻起身向官二代道歉,轉頭說,對不住,我告辭了。到了晚上12點,酒吧服務員拿著賬單進包間說,抱歉,我們店要打烊了,你們看誰把賬結了?一問包房消費金額,一群官二代們全都傻眼了,于是大家商議之后,讓打人的官二代給民營小老板打電話,過來。。。。。。
金融業有個瓜,歐洲瑞典房產企業SBB暴跌,巴菲特和芒格嘮叨過的商業地產危機初露端倪。瑞典因為前幾年低利率導致房地產信貸猛漲,而如今又面臨房產貸款的集中到期,未來五年到期的房地產債中1/4在今年,所以2023年瑞典發生違約,并觸發多米諾股票效應的可能性較高。
之前,新聞里面看到,韓國也有類似問題,因為利率低,韓國人前幾年瘋狂買房,為買房還出了全租房。也就是租戶支付房價的50%-80%,兩年后錢還租戶,房子白住,然后業主拿著這筆押金繼續貸款買房,如此反復加杠桿,經濟繁榮,房價上漲期這種模式沒有問題,一旦經濟放緩,資金鏈斷裂。。。
經濟危機的促成因素很多,但如果非要找到幾個代表性因素,那么是兩個:繁榮和貪婪。人性有貪婪的一面,而繁榮讓人性充分釋放,人性很容易讓經濟過度繁榮,有人稱之為經濟泡沫或者非理性繁榮,而繁榮結束后,泡沫破裂和信用反噬就會接踵而至。
A股可能沒有太大風險,但A股投資人也需要全球視野,了解這個世界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并做出預判和預案,我們說投資不能看后視鏡,而要有一架望遠鏡,看得越遠的投資人,成功概率越大。
從國內看,當下宏觀面國內的主題是經濟有“通縮”可能性,國外的主題是銀行業動蕩,可能出現危機。兩方面如果發生,效果會疊加,國內緊縮下消費不振,國外銀行業動蕩也會傳導到消費需求,從而影響我國出口。所以,如果兩件事同時發生,那么就引出了一個政策預判:會不會下半年來點“經濟刺激政策”。當然,現在兩件事情尚未發生,我們希望經濟政策保有余力,厚積而薄發。
換句話說,2023年,個人對政策性行情有很大的期待,所以A股投資人并不用擔心,中國經濟有自身特色,一個強大的政府,在逆周期調節的影響力很大,這在歐美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我們政策的優越性。
今天文化傳媒迅速跳水,我早就提醒過見頂風險,我的態度很明確:我認為AIGC能夠為傳媒帶來技術革命,但我也認為當前起起伏伏的大多數傳媒股、AI股,都是概念炒作。一家上市公司會用AI有什么了不起?創造AI大模型,筑高算法、算力技術壁壘的企業才值得投資。且即便是好股票,沒有好價格也是不行的,如今的AI概念股已經炒到了想到貴的地步,這并不合理。
相對于概念期的A形行情,我更期待生成式AI進入成長期的下個階段,那才是真正的投資機遇。還是那句話,投資需要望遠鏡,雖然現下AI有泡沫,但洗盡鉛華呈素姿之后,未來AI真正的機會還是會到來的,因為生成式AI的確不只是概念,它真的帶來了改變。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