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國軒高科(002074.Z)披露了財報。
(資料圖片)
2022年,國軒高科營業收入230.5億元,同比增長122.59%;實現歸母凈利潤3.11億元,同比增長206.15%。乍一看,公司業績似乎不錯。但是,扣非凈利潤為-5.15億元,較2021年明顯擴大。
今年一季報也是如此。
雖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錄得大幅增長,但是扣非凈利潤為-1113萬元,而去年同期該數字為978.9萬元,由盈轉虧。
怎么看待這份財報呢?
在毛利率變化不大的背景下,公司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大幅增長,直接導致了營業總成本大幅增加。
而且,國軒高科還創出了一個尷尬紀錄。
2019年至今,國軒高科連續四年扣非凈利潤為負;分季度看,過去四年時間里,國軒高科只有兩個季度該數值為正。注意,即便勉強為正,也只有區區的幾百萬元,靠財務調節實現。
一句話,國軒高科年年虧、季季虧,全靠政府補貼續命!
在這份財報中,還有很多可以值得解讀的地方。
第一,管理費用。
今年一季度,國軒高科的管理費用為3.79億元,同比增長118.95%,高于營業收入增速。也就是說,公司的內部管理效率低下,各項成本支出高昂。
跟寧德時代(300750.SZ)相比,國軒高科的優勢在于原材料成本更低,但是在管理和極限制造方面明顯偏弱。這也是為什么,兩家公司的毛利率相差不大,但是凈利潤率卻相去甚遠的原因。
第二,利息費用。
今年一季度,國軒高科的利息費用為2.48億元,同比增長130.51%。而這背后,反映的是公司有息債務大幅激增。根據一季報顯示,截至2023年3月底,國軒高科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分別為106.61億元和33.19億元,而公司賬上貨幣資金為147.85億元。除此之外,公司還有接近130億元的長期借款。
公司償債壓力已經凸顯,快速激增的利息費用,公司想要實現盈利將難上加難。
第三,應收賬款和無形資產。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國軒高科的應收賬款為114.79億元,同比增長49.4%。也就是說,在公司的銷售收入中,大概有4成都是以應收賬款的方式。而這,也意味著公司接下來還需要不斷計提信用損失。
注意,無形資產也是面臨減值壓力。
咱們重點看一組數據。
可以看到,2019年至今,國軒高科的自由現金流為-228.47億元,且呈陡增跡象。順著這個思路,如果公司始終沒有辦法實現盈利,指望通過不斷增加負債的方式滿足資本開支,出路在何方?如果始終寄希望提高資產負債率,或許用不了多久公司就連利息都給不起了。
這樣一來,公司便陷入了兩難境地:
一方面,就現有情況下,國軒高科沒有辦法實現盈利;另一方面,為了證明自己依舊具有發展前景,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擴產,資本開支大幅增加,但錢從哪來?而且,產能越大,潛在的計提風險也就越大。
當然,國軒高科表示自己從來都沒輸過。
2022年5月,國軒高科透露,三元半固態電池將在年內量產,其電芯能量密度達到360wh/kg,而當下主流大概在200wh/kg左右。不僅如此,國軒高科還表示,400wh/kg的電池已經研發出原型樣本,并預計不久后就能實現規模量產。
一句話,在能量密度方面,國軒高科表示自己從來沒輸過。
但問題也來了,一方面在新技術方面,國軒高科表示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但另一方面,在盈利能力方面,國軒高科似乎又從來沒贏過,處于長期虧損狀態。
最后,說說公司與大眾的關系。
2021年年底,國軒高科發布公告,大眾中國的持股比例由4.41%增至26.47%,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這就意味著,大眾正式成為國軒高科的控股股東。
但是,有意思的來了。
按道理說,隨著大眾成為國軒高科的控股股東后,雙方的合作勢必會進一步加強。但是,目前國內大眾ID系列依舊采用的是寧德時代的電池。當然,大眾也一直在尋求推進與國軒的合作,但結果似乎總是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