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工科技”)5月12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不超過1.37億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9.5億,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擬投資于碳纖維及復材裝備智能制造建設項目、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碳纖維及復材裝備智能制造建設項目總投資額11.15億元,項目建設期為2年,實施地點位于浙江省紹興市。項目擬對公司現有碳纖維及復材裝備生產車間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并通過增加生產場地、優化生產布局、購置先進生產設備與智能管理系統,提高公司碳纖維及復材裝備生產效率和產品性能,提升公司對下游客戶的配套能力。項目實施完畢后,將主要形成年產高性能碳纖維成套裝備20臺/套、復材專用裝備150臺/套、復材裝備模具及部件加工200臺/套的生產能力。
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為4.18億元,項目整體建設約為36個月,其中建設期為2年,課題研究1年,實施地點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本項目擬通過研發中心場地基礎設施建設、購置專業研發與檢測設備、購置研發及應用軟件系統、搭建碳纖維裝備技術示范線及單機測試平臺、引進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等,建立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研發中心。
【資料圖】
精工科技通過實施該項目,一方面旨在通過對現有碳纖維裝備技術升級以及復材裝備開發等措施,提升下游碳纖維生產企業的產品品質、生產效率,降低生產能耗、生產成本,為公司向碳纖維裝備上下游拓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碳纖維裝備領域相關的前沿研究課題,包括微波加熱、等離子加熱、智能操作、能耗智能管理、精密控制等前沿技術研究,提升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的進口替代能力,持續保持公司技術國內領先優勢,并加強深度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
第一紡織網獲悉,碳纖維是目前工程上可以大規模應用的比強度最高的材料,其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能,在軍工及民用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被稱為21世紀的“黑色黃金”。碳纖維行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受下游需求穩定增長支撐,行業整體保持快速發展。據賽奧碳纖維研究報告數據,2015-2022年,中國市場碳纖維需求量從16,789噸增加至74,429噸,復合增長率達到23.71%;其中,國產碳纖維市場份額由14.89%攀升至60.46%,國產碳纖維份額在2022年首次超過進口,國內碳纖維產業發展迅猛。未來,隨著風電、體育休閑、航空航天及軍工、壓力容器、汽車、碳碳復材等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碳纖維行業預計仍將保持快速發展。
作為國內首家實現大絲束碳纖維設備國產化以及國內唯一一家具備千噸級國產化碳纖維整線供應能力的企業,近年來,精工科技碳纖維裝備業務處于快速發展階段。2020年-2022年,公司碳纖維裝備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2.07億元、7.49億元、15.36億元,碳纖維裝備業務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172.16%,碳纖維裝備業務占營業收入比例由19.39%提升至65.20%,在蓬勃發展的下游市場需求和公司不斷增長的系統解決能力支撐下,碳纖維裝備業務已成為公司核心業務。公司下游客戶對設備需求呈現大型化、重型化及交貨期集中化等特點,隨著公司碳纖維裝備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現有生產線已無法完全滿足公司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產能瓶頸問題日益突出。
精工科技表示,通過此次碳纖維及復材裝備智能制造項目的實施,公司將形成年產高性能碳纖維成套裝備20臺/套、復材專用裝備150臺/套、復材裝備模具及部件200臺/套的生產能力,將能夠有效解決產能瓶頸問題,滿足自身拓展碳纖維及復材裝備領域市場的業務需求,為夯實公司市場地位、保障公司未來業績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據了解,精工科技從2013年起便開始布局碳纖維裝備領域,2020年實現首條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國產化,是國內碳纖維整線系統設計、制造、工藝調試集成解決方案的裝備龍頭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的“千噸級大絲束碳纖維成套裝備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22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并承擔了纖維碳化生產成套裝備術語國家標準制定工作。
精工科技還打破了國外設備廠商壟斷地位,首創千噸級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裝備。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JCTX300E型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榮獲“國內首臺(套)裝備”稱號,實現千噸級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的國產化,單線年產量達到2500噸以上,創新技術專利50余項,整線品質經行業權威專家評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國內唯一擁有碳纖維核心裝備出口國外能力的供應商,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
公開資料顯示,精工科技成立于1992年,前身為紹興華源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成立初期主要從事新型建筑、建材專用設備和輕紡專用設備制造,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從2013年起成立碳纖維及復合材料裝備事業部,2015年與浙江精業新材料有限公司簽署首條碳纖維成套生產線銷售合同,逐漸深入碳纖維領域。截至2022年,公司深耕碳纖維設備領域近10余年,目前已完成6條碳纖維生產整線交付,為國內碳纖維設備制造領先龍頭。
精工科技的碳纖維板塊主要產品為碳纖維成套生產線,生產線以12K、24K、48K及以上原絲為原料,具備年生產1千噸以上碳纖維生產能力,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光伏板塊主要產品為JJL系列太陽能多晶硅鑄錠爐、JXP系列多晶硅線剖錠機、JXQ系列多線切割機、單晶爐等。產品主要應用于太陽能多晶硅鑄錠、剖方、切片及制造太陽能級單晶硅片所需的高質量單晶棒等制造加工領域,其中多晶硅鑄錠爐產品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新型建筑節能板塊主要產品為建筑建材機械產品和鋼結構專用裝備二大類,應用于新型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輕重型鋼結構產品、裝配式建筑產品的制造加工,產品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輕紡板塊產品主要應用于紡織用紗的前道加捻及紗線加工,其中,HKV系列包覆絲機細分市場占有率達65%以上。
2013年起,精工科技便開始布局碳纖維裝備領域,成功突破設計壁壘,打破國外設備廠商壟斷地位,現已具備千噸級國產化碳纖維整線供應能力,并在碳纖維設備端積累起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工藝,成為國內碳纖維生產設備龍頭企業。
2020年-2022年,精工科技碳纖維裝備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2.07億元、7.49億元、15.3,679.53萬7億元,碳纖維裝備業務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172.16%,碳纖維裝備業務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由19.39%提升至65.2%。碳纖維裝備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保持和鞏固了公司在碳纖維裝備領域的優勢市場地位;凈利潤方面,2019年凈利潤同比減少2211.1%,主要原因為當年公司總計計提資產減值及信用減值損失合計約0.78億元。公司2021年起碳纖維業務板塊開始發力,營收、凈利潤快速提升,2022年,公司營收收入達23.57億元,同比增長36.4%;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93億元,同比增長172.0%。
分業務板塊看,2021年,精工科技碳纖維設備板塊貢獻營收7.49億元,占總體營收比例為43.3%,2022年碳纖維板塊實現營收15.37億元,占比提升至65.2%。2022年其余業務板塊貢獻營收分別為紡織機械設備板塊3.96億元、建材機械設備板塊1.59億元、太陽能光伏設備板塊0.36億元,占比分別為16.8%、6.7%、1.5%,其余業務板塊近年來產銷相對穩定。
從利潤率看,隨著碳纖維產業供需兩旺,未來碳纖維下游企業不斷擴產能熱情延續,精工科技的高毛利率碳纖維設備業務預計將持續增厚公司利潤。自2019年始,隨著公司碳纖維業務發力,公司盈利能力開始修復,2022年,毛利率、凈利率分別達到27.5%、12.7%。細分業務來看,傳統建筑建材設備及紡織設備毛利率常年維持在10%-20%區間。最具盈利能力的碳纖維板塊毛利率則約35%左右,2022年毛利率為33.1%,2021年毛利率為32.3%,同比2020年碳纖維板塊毛利率下降10.2pct,主要原因為2021年公司下調碳纖維生產線銷售單價(2020年公司向吉林寶旌銷售碳纖維生產線1條,合同金額為1.83億元;2021年公司向國興碳纖維銷售碳纖維生產線4條,平均售價為1.6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精工科技受公司原控股股東精功集團債務重組影響,公司發展戰略、經營計劃執行等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限制。2023年2月,精工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順利完成變更。在新任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全力支持下,精工科技加快從“設備供應商”向“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進程,致力于成為國際一流的高端裝備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
不過,盡管精工科技目前已成為碳纖維裝備領域的龍頭企業,但面對碳纖維行業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仍然需要提升在碳纖維及復材裝備領域的智能制造能力,更好的滿足下游客戶現有及潛在需求;與此同時,公司目前的研發條件也受現有軟硬件設施的制約,無法滿足公司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發展的需要。
基于這樣的背景,本次精工科技通過“碳纖維及復材裝備智能制造建設項目”的實施,公司將對現有碳纖維及復材裝備生產車間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并通過增加生產場地、優化生產布局、購置先進生產設備與智能管理系統,提高公司碳纖維及復材裝備生產效率和產品性能、提升公司對下游客戶的配套能力。
通過“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實施,公司將進一步提高在碳纖維及復材裝備領域的設計、工藝、技術能力以及在碳纖維裝備領域的前瞻性技術研究布局,提升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的進口替代能力并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保持公司技術領先優勢。
精工科技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的項目與公司主營業務緊密相關,有利于公司把握行業發展機遇,進一步擴大公司碳纖維及復材裝備業務規模、智能制造能力、提高市場份額、增強公司盈利能力,持續鞏固公司在碳纖維裝備領域的技術實力及領先優勢。
截至第一紡織網今天晚間發稿前的上一個交易日,精工科技收報18.29元/股,跌幅3.02%,市值83.25億元。(第一紡織網 mar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