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高科技首席行業研究員秦亮接受《證券日報》采訪:《光伏股“冰”與“火”:行業高景氣 多數公司業績高增長 奈何股價陷入低迷》(資料圖片)
受益于光伏行業高景氣度,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諸多上市公司去年及今年一季度業績高增。但與優異業績形成對比的是,部分光伏股股價近期陷入了低迷。
行業估值相對低估
硅料龍頭大全能源股價曾自4月27日起連續四個交易日收跌,并于5月9日創下歷史新低,當日收報38.67元/股,較2021年8月份創出的高點86.83元/股跌去了55.5%。截至5月12日收盤,大全能源漲0.59%,報收于39元/股,市值較年初(1月3日)蒸發近200億元。
另外兩家硅料大廠,通威股份的股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總體呈下滑趨勢;特變電工的股價較去年7月份的30.72元/股高點也有所回落。截至發稿,大全能源、通威股份、特變電工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4.7倍、5.9倍、5.1倍,低于滬深300指數的動態市盈率12.3倍。此外,港股多晶硅龍頭新特能源也遭遇了股價下跌,就在4月25日其發布一季度盈利預喜之際,公司股價當日下跌13.1%,報收于18.9港元/股。
光伏是去年A股業績表現最為亮眼的板塊之一。同花順數據顯示,445家光伏概念股,近七成去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五成以上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營收、凈利潤翻倍的公司不在少數。
今年一季度,諸多光伏產業鏈公司的業績依舊延續了增長態勢。翁梓馳表示,“今年一季度光伏市場開局亮眼,行業需求爆發疊加產業鏈價格下降,推動各個環節企業利潤改善,光伏企業業績表現良好。”
面臨產能過剩?
就大全能源而言,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長均較以往失速,營收同比下滑40.26%至48.5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2.49%至29.11億元。而去年全年,大全能源營收、歸母凈利潤均實現了三位數增長。
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大全能源多晶硅產量同比增長7.86%,但銷售量同比下滑近35個百分點,銷售價格同比下降8.45%至190.42元/公斤。雖然相對銷售價格,大全能源多晶硅單位成本同比降幅更大(28.93%),但未能抵消銷量下滑的影響。
對此,大全能源表示,上下游產業鏈價格博弈導致銷量下降,因此營業收入減少,凈利潤下滑。“今年1月份,受光伏產業鏈季節性波動和上下游價格博弈的影響,產業鏈總體需求暫時放緩。今年3月份起,隨著包括公司在內的多晶硅制造企業的擴張產能逐步釋放,高純多晶硅料平均銷售價格逐漸回落。”
在去年業績高基數的背景下,通威股份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降至兩位數。去年一季度,公司的營收增幅達132.49%,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13.01%。
行業高景氣延續
目前,光伏裝機需求總體旺盛,產業鏈加速產能擴張仍然是主旋律。中原證券研報分析,“光伏板塊目前估值回歸到近年來的低點,而今年國內外裝機需求增速并不悲觀。”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新增光伏裝機33.656GW,同比增長154.8%。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280至330GW,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95GW至120GW。
東高科技首席行業研究員秦亮對記者表示,光伏行業景氣度大概率延續,光伏行業基本面依舊強勁。“目前來看,包括光伏、鋰電池、新能源車在內的整個新能源板塊下跌趨勢在逐步緩和,甚至有趨穩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