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長懷
近日,全球領先的光伏巨頭阿特斯(證券代碼:688472.SH)發布A股上市后首份財報。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1億元,同比增長31.7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321.75%。公司凈利潤接近招股書預測區間上限,高于市場普遍預期。
上半年,阿特斯堅持光伏+儲能雙布局策略,持續完善一體化產能布局,加大研發投入,搶抓N型技術升級紅利,光伏、儲能競爭力顯著提升,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資料圖片)
光伏新興市場暴增逾3倍,儲能訂單創歷史新高
阿特斯表示,上半年,公司經營業績的貢獻主要來源于光伏業務的增長。
2023年以來,俄烏沖突加速了各國能源轉型步伐,全球光伏市場發展勢頭強勁。與此同時,光伏行業進入整合階段,產業鏈各環節的龍頭企業依靠資金、技術、成本和渠道優勢,不斷擴大規模,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得益于市場需求和行業集中度的雙重利好,2023年上半年,阿特斯共向全球市場銷售了14.3GW光伏組件,交付規模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其中,二季度公司出貨量達到8.2GW,環比增長34%,發展勢頭強勁。
公告顯示,上半年,阿特斯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前三的市場分別是美洲、中國、歐洲。其中,拉美市場連續兩季度實現單季1GW以上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15%;中國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80%以上;歐洲市場出貨量同比增加57%,在大規模電站和工商業電站銷售渠道中獲得較高市占率。
此外,在新興市場非洲,阿特斯光伏組件出貨量呈爆發式增長,同比提升340%。
阿特斯預計,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組件出貨量將達到8.5-8.7GW,全年達到30-35GW,符合年初設定的出貨目標。
光伏發電具有間歇性和不可控的特點,儲能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光+儲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確。在此背景下,阿特斯戰略性布局儲能系統業務,形成光伏+儲能雙線發展格局。憑借市場少有的系統集成商、項目承包商(EPC)、長期維護服務三合一的商業模式,目前該業務已成為公司新的營收和利潤增長點。
2023年上半年,阿特斯與英國Pulse Clean Energy公司、黑石旗下Aypa Power公司、英國CERO Generation等多個海外知名機構簽署儲能系統供應協議,并將銷售和服務網絡擴展到日本、澳洲、南美等市場,儲能系統訂單儲備達到26GWh,已簽署合同的在手訂單金額21億美元,環比增長62%,創歷史新高,為后續大幅提升交付規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體化能力持續提升,N型技術進展迅速
對于光儲行業來說,能源轉換效率和度電成本是行業長期關注的焦點。目前,組件、系統技術的不斷升級和一體化業務布局,是解決這兩大難題的主要路徑。
2023年6月9日,阿特斯在科創板上市,實際募得資金69億元,主要用于產能配套及擴充項目,以提升公司產能的垂直一體化程度。在快速提升電池片產能的同時,阿特斯正在逐步補充前端長晶及硅片產能,各環節產能建設有序推進。預計到2024年末,公司拉棒、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產能將分別達到50吉瓦、60吉瓦、70吉瓦和80吉瓦。
在技術方面,隨著市場對電池轉換效率需求的持續提升,N型技術作為下一代晶硅電池技術的優勢日益凸顯。業界普遍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將是電池技術從P型向N型技術的轉型期。
阿特斯對主流N型技術的HJT和TopCon均有技術和項目儲備。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續加大對N型光伏技術的研發投入,整體研發投入達到2.79億元,同比增長39.27%。阿特斯推出多款N型組件產品,其中N型TOPCon電池效率25.6%,組件功率高達700瓦。同時,公司HJT電池技術已具備量產條件,并在小批量發貨組件產品,量產效率同樣達到25.6%,預計四季度將進一步提升至26%,成為市場上少數能夠同時提供TOPCon和HJT組件產品的企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阿特斯新增電池產能均采用N型TopCon技術。國金證券認為,這將有望充分提升其產品競爭力,把握N型產品紅利期。
此外,阿特斯IPO募集資金還有一部分將用于研發投入,建設嘉興研究院,進行量產技術的持續迭代優化和開展新型光伏電池技術和產品的研發試制。
市場預計,2023年下半年,隨著硅料價格企穩,光伏行業裝機需求將有序釋放。隨著在光伏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的持續推進,以及產品技術的不斷升級,阿特斯將更好受益于光伏全產業鏈需求快的速增長。加之儲能業務“第二增長曲線”的日益成型,公司后續發展可期。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