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多客
來源 | 貝多財經
8月22日,陸金所控股(NYSE:LU、HK:06623)發布2023年二季報及半年報。財報顯示,陸金所控股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2.7億元,凈利潤為10.04億元,繼一季度扭虧后,凈利環比增長37%。經營韌性顯現,盈利持續改善,這無疑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資料圖片)
在房地產引擎失速、CPI表現不如預期的弱復蘇經濟背景下,絕大部分投資中概、港股的投資者今年都異常艱難,但其中不乏有個股已經呈現反轉跡象,就比如陸金所控股,讓投資者感覺到持續的暖意。
陸金所控股半年報宣布中期派發每普通股0.078美元(美股0.039美元/ADS)的現金股息,約為2023年前6個月歸母凈利潤的40%。面臨短期經營壓力,陸金所控股能保持高比例的穩定分紅,一方面反映了當前穩健的財務和資金狀況,另一方面體現積極踐行為股東持續創造價值的承諾,以及對于長期發展的信心。
與此同時,陸金所控股資產質量繼續企穩,二季度新增貸款的C-M3指標與2023年一季度相比持平,信貸減值損失環比小幅下降。
陸金所控股聯席CEO計葵生表示,“公司將繼續降本增效、提高資產質量,為盈利持續改善而努力”。
財報發布的次日,分析機構中金公司、華興證券紛紛發布研究報告,均維持陸金所控股評級“跑贏行業”、“持有”評級。
今年以來,政府部門對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做了更明確的要求,央行也在深入實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金融機構服務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續性。
作為中國領先的小微企業主金融服務賦能機構,陸金所控股積極響應政策要求,在小微金融領域繼續堅定推進多元化戰略轉型,正試圖用人工智能探索小微金融新解法。
一、轉型戰略初見成效,資產質量、盈利雙雙企穩
陸金所控股二季報頗有看點。在業績溝通電話會上,高管均表示長期推進的多元化戰略轉型初見成效,盈利得以持續改善。
首先,今年以來在擴內需、穩經濟等相關政策的引導下,陸金所控股加大金融促進消費力度,消費金融業務穩健增長,也為整體業務發展做出更多貢獻。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消費金融貸款在陸金所控股新增貸款中占比由一季度24.4%提高到33.5%,消費金融貸款余額328億元,不良率環比下降。陸金所控股董事長兼CEO趙容奭預計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消費金融業務將在陸金所控股業務布局中越來越重要。
其次,持續降本增效。計葵生表示,面對復雜情況,公司主動進行戰略調整,堅定推進敏捷運營和成本控制,總費用同比減少了27.2%,幫助公司成功實現了凈利潤的持續增長。
最后,持續提高貸款資產質量,信貸減值損失減少。趙容奭表示,公司采取采取審慎的經營策略,注重新增資產質量,加強風控,并更加聚焦更具活力的地區和高品質客戶,這些措施的效果正逐漸體現。近期新增貸款的資產質量符合預期。二季度信貸減值損失環比小幅下降。
趙容奭表示,面對多重挑戰,注重貸款資產質量、降本增效提高產能、發展消費金融業務轉型戰略初見成效。
二、四大戰略舉措提升小微金融服務,靜待業績“微笑曲線”
小微企業構成了中國經濟中規模龐大、發展迅速且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領域,并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此前印發的《關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量的通知》提出,形成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量,切實增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獲得感。
陸金所控股積極響應,為提升小微融資服務質量,促進業績U型復蘇,為市場提供“答案”。
首先,繼續推進優化業務模式。陸金所控股持續推進旗下融擔公司100%增信的業務模式,夯實擔保責任,不斷加大擔保比例,通過融擔模式助力合作銀行更好地實現小微貸款“敢貸愿貸”。趙容奭表示,新業務模式取得了良好進展,獲得廣大合作銀行的認同,有望在中期改善陸金所控股的盈利能力。
第二,聚焦重點地區小微企業、關鍵人群精準支持。趙容奭表示,陸金所控股將聚焦更具活力的地區和高品質客戶。
第三,進一步發展消費金融業務,并專注于小微信貸服務和消費金融業務之間的產品多元化和交叉銷售,以更好滿足客戶需求。趙容奭預計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消費金融業務將在陸金所控股業務布局中越來越重要。
最后,加強風控,提高產能和效率。趙容奭介紹,陸金所控股開發了一個 “AI+專家”模型,它整合了人工智能和風控專家的經驗和能力,該模型在風險評估的效率和準確性之間取得了平衡。另外,公司還升級了信貸損失預測模型。最近,陸金所控股推出了首個專業領域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無師”,為風控人員在經營勘察、反欺詐等領域,提供智能指導和服務,幫助風控提效。
此外,趙容奭表示,低風險、多元化戰略轉型是基于長期主義做出的決定,我們聚焦可持續健康發展,持續堅守戰略目標,堅持不懈地把客戶放在第一位,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我們相信,不斷向好的外部環境以及陸金所控股深厚的長期基礎將最終推動業績復蘇,并為客戶、員工、股東帶來可持續的價值。
三、融入科技屬性,用人工智能探索小微金融新解法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夯實“安全底座”,提升服務小微實體質效,成為行業探索熱點。陸金所控股作為服務小微企業主的非傳統金融服務商,多年來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嵌入小微融資服務各環節中,通過數字化改造業務流程,推動金融行業向科技普惠金融演變。
利用AI技術,陸金所控股旗下的平安普惠不斷滿足小微企業主足不出戶完成融資服務需求,推出的AI視頻貸款方案“行云”通過擬人AI客服“小惠”全程與客戶“面對面”服務,可實現最少零文字輸入、大幅降低等待時間,極大提升了客戶體驗。該AI客服可同時在線服務數百位客戶,一方面節省大量人力成本,另一方面能更智能地服務好客戶,讓客戶足不出戶就可完成整個貸款流程。截至到2023年7月底,“行云”已累計服務客戶74.7萬,客戶累計獲得借款1994億元,申請流程平均耗時降低31%,斷點數改善50%。
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也有很大改善。在申請、簽約等環節,通過雙錄視頻內容升級,實現100%頁面展示加語音播報提示,便于客戶接收理解信息,提升費用感知,保障客戶知情權。同時增加展業風險排查,客戶咨訴率改善17%。
此外,陸金所控股智能客服團隊在首屆人工智能訓練師“未來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金獎。上半年,智能客服平臺累計服務客戶490萬人次,通過AI回訪、AI雙錄、Askbob、智能知識庫等客戶服務場景的創新運用,大幅提升客戶體驗,智能客服平臺解決率超84%。通過優化還款類、撤押進度、結清類主動消息服務,提升服務便捷度,該功能上線首月已有近7000名客戶主動使用該功能。
科技驅動,創新服務,以陸金所控股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正在不斷發揮人工智能應用優勢,成為一支暢通金融血脈,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激發小微經濟活力的輕騎兵。在提升小微融資服務質量的同時,陸金所控股正在U型反轉,市占率有望持續提升,迎來長效增長,業績釋放、估值提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