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港股震蕩反彈,截至發稿,恒指上漲1.39%,恒生科指上漲3.04%。盡管今日市場表現還算不錯,但年初至今,港股持續弱勢,以中概科技股和恒生科指為代表的核心科網股大幅下挫。截至10月17日,恒生科指年內跌幅43.57%,成分股中,商湯 $00020.HK 、嗶哩嗶哩 $09626.HK 跌超70%,小米 $01810.HK 跌超50%,騰訊 $00700.HK 下挫超40%,京東 $09618.HK 、阿里 $09988.HK 、美團 $03690.HK 等均跌超三成。
盡管港股市場持續下行,近期內外資卻頻頻出手加速抄底港股。究竟南向資金和外資機構抄底了哪些板塊和個股?
隨著港股持續下挫,港股估值來到歷史地位。數據顯示,截至發稿,騰訊 $00700.HK 市盈率(TTM)低至11.3,位于近十年來較低分位點。恒生指數最新市盈率(TTM)8.01,低于指數分布以來大部分時間區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伴隨指數不斷刷新新低,市場低迷的同時,今年港股掀起回購潮,公司紛紛通過回購自家股票來提振市場信心。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逾200家港股公司實施回購,回購總金額超740億港元。
而騰訊 $00700.HK 、友邦 $01299.HK 等多家港股公司更是位列回購榜前列。自2022年8月19日以來,騰訊已連續39個交易日展開回購,共計5002萬股,耗資144.72億港元。年內累計回購次數已達76次,回購金額為244.85億港元。友邦保險今年已豪擲近190億港元回購,僅次于“回購王”騰訊。
除了公司自身積極展開回購外,不少大佬也頻頻下場增持股份,以云音樂 $09899.HK 為例,創始人丁磊9月以來共21次增持云音樂,共增持40.84萬股。
10月13日,有著“中國巴菲特”之稱的知名投資人段永平再次出手買入騰訊,在評論中,段永平表示已經買入了騰訊,買入價格為32.05美元,合計買入10萬股,耗資約3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94萬元)。這是他繼今年2月、3月、4月、8月自稱抄底騰訊后,至少第五次買入騰訊。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是否能夠抄作業進場抄底?
英大證券李大霄認為,中概互聯網股票跌幅已經很大了,南向資金連續買入騰訊股票,說明已有部分資金開始抄底了。知名投資人段永平用1%資金數次抄底騰訊,投資者可以抄他的作業,即用少部分資金參與抄底;如果看好其他中概互聯網股票后市,也可用小資金通過定投恒生國企ETF方式抄底。
相關資訊:“抄底大軍”攔不住!多只港股ETF份額激增,釋放什么信號?
數據顯示,9月以來小摩增持了廣汽集團 $02238.HK 、中國財險 $02328.HK 、福萊特玻璃 $06865.HK 、江蘇寧滬高速公路 $00177.HK 、理想汽車 $02015.HK 、藥明生物 $02269.HK 、中國鋁業 $02600.HK 、凱萊英 $06821.HK 及維亞生物 $01873.HK 。從增持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汽車、醫藥、金融、原材料等。
其中,小摩最大的增持對象為藥明生物,9月13日買入936萬股,涉資約5億港元。
貝萊德則增持了三家公司,分別是鞍鋼股份 $00347.HK 、復星醫藥 $02196.HK 和中海油田服務 $02883.HK ,共耗資8995萬港元,其中,增持最多的是中海油田服務,9月13日以6660萬港元增持803萬股。
9月19日,據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昭衍新藥 $06127.HK 獲瑞銀在場內以每股均價38.2872港元增持13.42萬股,涉資約513.81萬港元。增持后,瑞銀最新持股數目為1030.98萬股,持股比例由11.97%上升至12.13%。
整體來看,外資機構更偏好醫藥、原材料、能源等板塊。
從港股通增倉比率變動來看,9月以來內資最為青睞的前十個股分別為寶新金融 $01282.HK 、國美零售 $00493.HK 、中遠海能 $01138.HK 、協鑫新能源 $00451.HK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 $01071.HK 、開拓藥業 $09939.HK 、東方電氣 $01072.HK 、綠城中國 $03900.HK 、弘業期貨 $03678.HK 、久泰邦達能源 $02798.HK 。
從港股通持有市值變動來看,9月以來,內資增倉最多的前十大個股分別中國海外發展 $00688.HK 、中國電信 $00728.HK 、綠城中國 $03900.HK 、新東方在線 $01797.HK 、三生制藥 $01530.HK 、商湯 $00020.HK 、華潤置地 $01109.HK 、海昌海洋公園 $02255.HK 、海吉亞醫療 $06078.HK 、越秀地產 $00123.HK 。
其中,9月以來,南向資金共增持中國海外發展21次,合計加倉10642.53萬股。從加倉偏好來看,港股通更偏好地產股、電力股、醫藥股及一些金融、人工智能等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