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京東將于周三發布業績,彭博預期其Q2營收2802億元同比增17%;機構看好其運營增效顯著,零售業務料持續改善,產業AI能力未來有望帶來增量。詳情>>
京東集團-SW( $09618.HK / $JD )將于8月16日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根據彭博一致預期,京東二季度營收為28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調整后凈利潤為77.76億元,調整后EPS 2.47元。
在上一季度,京東 $09618.HK 實現營收2430億元,調整后凈利潤76億元同比增88.3%,大超市場預期,其中電商平臺和廣告收入大幅增長,支撐京東利潤率。公司H股次日大漲逾7%。
(相關資料圖)
公司高管表示,京東Q1盈利水平顯著提升,“百億補貼”大體符合預期效果,主要得益于精細化運營、優化商品組合等工作,公司是供應鏈驅動平臺,未來將繼續提高運營效率。
京東二季度零售業務發展、AI布局效應成為本季度財報焦點。多數分析師認為,基于持續經營增效,京東第三方賣家業務貢獻將持續增加,此外受618和平臺擴張推動,京東收入預計溫和復蘇,利潤率平穩增長。
以下是華盛資訊綜合8家機構的預測,為投資者整理的京東一圖業績前瞻內容,僅供參考。
從22Q3開始,京東集團-SW將業務邏輯回歸零售本質,對零售業務中的品類和產品結構進行了優化調整。今年3月京東上線百億補貼,強化價格心智;4月啟動品類調整,推動高利潤率的3P業務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核心品類也在618期間實現整體復蘇。數據顯示,618開售前四個小時,京東的智能手機品類GMV同比增長100%,家電及家居用品GMV同比增長50%。此外,京東618新增趨勢品類超1200 個,新品對整體銷售的拉動超30%。
招商證券指,京東$JD 二季度百億補貼GMV占比快速提升,用戶端針對老用戶及回流用戶促活效果良好,新進中小商家增速釋放推動GMV增長,或進一步驅動平臺穩健增長。
國盛證券則預計京東Q2零售增速或將轉正,具體來看帶電品類表現較好,如炎熱天氣提振空調銷量;但商超業務由于受業務調整影響,短期依舊承壓。
京東物流及創新業務方面,中信證券預計該部分二季度營收296 億元,同比增42.0%,整體經營利潤率料穩中有升。其中物流業務將繼續受益于德邦并表帶來的增速提振(預期75億收入增量),此外達達持續快速增長。
京東產發、京喜、京東國際等新業務持續降本增效;整體看,減虧增利進展順利。國海證券預期2023Q2 京東 $09618.HK 新業務營收61億元,經營利潤率同比改善至-2.5%。
7月13日,京東發布言犀大模型,致力于零售、物流、金融、健康、政務等場景。目前京東言犀大模型已進入第二步,應用于內部核心業務、并針對標桿客戶對外服務。預期2024 年全面將大模型能力向外部場景開放。
618期間,京東云言犀智能客服累計咨詢服務量超7億次。有分析稱,擁抱人工智能集成使京東能夠在電子商務的動態格局中蓬勃發展,推動公司持續增長和繁榮。
天風證券認為,隨著大模型的進一步成熟完善,在持續賦能京東內部各行業業務的同時,后續或將向外部商業場景開放延伸,有望實現集團整體的降本增效。
與市場對京東樂觀的業績預期相同的是,京東的股價或許也到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低風險和高潛在回報的拐點。
有觀點稱,京東憑借其強勁的財務狀況、收入增長以及對技術創新的戰略重點,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國泰君安發研報指,京東供應鏈優勢使其在零售效率上領先于同行,值得更高的估值溢價。此外,公司在人工成本及運輸成本上仍能憑借規模效應及壓縮運輸頻次實現降本,有望進一步提升盈利空間。
具體來看,彭博給出的京東 $09618.HK 平均目標價為237.74港元,較現價144.2港元仍有64%上漲空間。
美股方面,數據顯示,投資者關于京東$JD 股價的上漲希望正在增強,拐點或在34美元左右,如果京東繼續取得業績,股價應該會反映出更加樂觀的未來。TipRanks目前平均目標價為62美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征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