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經濟數據描述的經濟狀態是,需求方面投資較強,消費恢復較快,出口韌性維持,生產擴張加速。似乎反映了前期穩增長的政策預期在實體層面逐步落地。市場對如何解讀開年以來的經濟數據也存在較大分歧,并且在經濟數據看似樂觀的背景下,未來是否還存在穩增長的政策土壤對市場而言格外關鍵。
工業生產方向符合預期,讀數超預期
我們認為工業生產的恢復符合預期,不論是高頻數據還是前期PMI 數據,這一經濟特征都已經顯現。主要有四點原因,前期煤電約束緩解,相關產業鏈開工率上行;缺芯緩解,汽車生產逐步恢復;下游盈利改善,刺激中下游制造業開工;穩增長落地,基建投資帶動部分行業景氣度走高。但是本期工增讀數7.5%超市場預期,考慮服務業生產指數較低,經驗上對應GDP 增速在6%~6.5%之間,優于5.5%的政策目標。
基建投資不論增速還是結構,均符合預期
目前開年基建表現基本符合我們前期判斷。我們此前系統性論述過,一季度基建投資既不缺資金,也不缺項目,綜合投資增速可達到10%。同時,高頻數據顯示電力投資好于交運。
制造業投資方向符合預期,彈性超預期
制造業投資的上升符合預期,但是彈性大超預期。結構上,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貢獻了制造業投資增速的88%。該類行業自去年11 月以來利潤上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投資的大幅上升,但是斜率并不匹配。此外,融資數據也并未表現出制造業有強勁的投資需求。我們預計制造業投資的高速增長或與財政刺激相關。
社零方面,商品消費符合預期,服務消費超預期
今年1-2 月社零增速大幅增長至6.7%,幾乎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汽車、原油等消費貢獻了社零變動的40%,符合市場認知。但與此同時,服務消費超出市場預期。今年1-2 月新增確診人數不斷上升,按理說對餐飲、線下購物等會帶來負面影響,同期核心CPI 低位運行、地鐵客運量也驗證了開年以來與服務業相關的行業景氣度不高。然而餐飲收入高達8.9%,服務業消費超出市場預期。
房地產投資數據大幅超過之前預期
房地產開工、銷售、拿地數據均符合預期,然而在相關施工數據雙位數負增長的背景下,投資卻出現正增長,投資數據和施工數據明顯分化。我們認為可能與春節期間采取了“保竣工”的舉措有關。此外,房企資金來源大幅縮水的情況下,開工出現一定反彈,這也是超出市場預期的部分。
經濟數據超預期,穩增長政策仍然需要延續
盡管開年以來的經濟數據超市場預期,但是我們并不認為穩增長的政策已經到此為止。一是房地產銷售仍然未企穩,可能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二是今年就業壓力較大,需要配合穩增長政策以承接畢業生的就業;三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并未系統性改善;四是全國疫情有所反復,服務業亟待政策托底。
風險提示:經濟走勢超預期;海外通脹超預期;房地產政策超預期;測算方法可能存在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