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隨著釣魚運動事業蓬勃發展,釣魚由傳統娛樂活動發展成為現代運動競技產業,廣大垂釣愛好者稱其為“水上高爾夫”。現代休閑垂釣呈現出集體育競技、休閑娛樂、旅游觀光、文化科普、住宿餐飲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基于此,陜西省黃龍縣依托天藍、山綠、水清的生態資源優勢,充分發揮“五級聯動”機制作用,發展休閑垂釣產業,踐行新發展理念,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
陜西黃龍漁業休閑小鎮作為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集成縮影,“垂釣基地項目”已經實現了“一桿釣活一池水,千人垂釣萬人游”的階段性目標。圍繞“延鏈補鏈強鏈”實施的“生態休閑漁業暨微循環工廠化養殖”項目正在向“畝均論英雄,百畝漁業億元效”目標奮進。這兩個項目相互支撐、互為補充、錯位發展。
據了解,微循環工廠化養殖項目總投資7700萬元,占地269畝,6月底將全面完工。
6000平米工廠化養殖車間,配備了生化池、微濾機、沉淀器等6套循環水系統和58個直徑6米至8米的養殖桶,種苗孵化、標苗培育、規模養殖實現了全鏈條生產、全季節養殖。
據介紹,黃龍縣垂釣基地運營以來,共舉辦大中型賽事30余場。以2023年4月30日至5月3日的黃龍全國釣魚大賽為例,根據本場比賽的大數據分析,大賽期間,縣域人流為30318人,賽前提前抵達黃龍21028人、賽后離開黃龍21147人,賽事期間縣城酒店爆滿、飯店排隊、景區一票難求。賽事累計雇傭保潔、輔助裁判、交通疏導員等臨時用工人員315人、平均每人300元∕天;代銷全鎮7個村蜂蜜、核桃分別為4200斤和5600斤,入駐臨時攤位124個平均收入在千元以上;縣城一個加油站僅6小時銷售13噸汽油。賽事經濟直接刺激消費市場,置地產、做餐飲等成為新的投資方向、就業平臺。(通訊員 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