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對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欣晶圓”),經營狀況、盈利構成和供應商、大客戶結構等角度,分析了會影響其上市進程的風險因素。
今天我們將就中欣晶圓的控股股東、人員變動以及訴訟風險等方面繼續深入探討,分析其存在的其他可能影響成功上市的風險因素。
日本磁性控股分拆上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股東持股比例分散,無實際控制人
中欣晶圓于2017年9月,系日本磁性控股、杭州熱磁及上海申和共同成立。2020年9月的第一次股權轉讓中,日磁性控股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分別轉讓予嘉善嘉和、共青城興橙、長飛光纖等,自此不再直接持有中欣晶圓股份。
上海申和以及杭州熱磁此次也分別轉讓出了部分股份。該次轉讓結束后,杭州熱磁、嘉善嘉和、上海申和、長飛光纖、共青城興橙為中欣晶圓前五大股東。
中欣晶圓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披露,日本磁性控股系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于1996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通過中欣晶圓開展半導體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中欣晶圓本次IPO屬于其分拆部分資產及業務在科創板上市。
圖1? 中欣晶圓股權結構
數據截至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簽署日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截至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簽署日,杭州熱磁與上海申和合計控制發行人28.11%的表決權,為公司控股股東,上海申和、杭州熱磁均為日本磁性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日本磁性控股不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因此公司無實際控制人。
盡管中欣晶圓所在的半導體硅片行業很是具有發展潛力,但報告期內,中欣晶圓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均為負值。
圖2? 中欣晶圓報告期的部分主要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日本磁性控股此次通過將中欣晶圓在A股分拆上市,可以將暫時未實現正收益的發行人在證券市場套現,甚至獲得可觀的資本溢價,同時分散經營風險,還可通過控股形式繼續保持對中欣晶圓的控股權。
從公司的股權結構可以看到,截至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簽署日,公司共有85位股東,在發行前持股超過5%的股東僅有杭州熱磁、嘉善嘉和、上海申和、長飛光纖4家,公司股權較為分散。
圖3? 中欣晶圓本次發行前后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此次若發行成功,公司現有股東的持股比例預計將進一步稀釋,那么在公司需要迅速做出重大經營和投資決策時,如此分散的股權結構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公司決策效率,貽誤發展機遇,進而導致公司的經營業績波動。
兩起金額過億的訴訟尚未了結
短時間內離職兩任副總經理
截止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存在尚未了結的訴訟事項,其中作為被告的訴訟事項主要是包括:
●中建一局與中欣晶圓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該案包含土建合同及機電合同,該案尚在一審程序中。針對該訴訟事項,中欣晶圓就工程質量問題,已提起反訴。
●亞翔集成與中欣晶圓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涉及合同為2018年12月,中欣晶圓與亞翔集成簽訂的《半導體大硅片(200mm、300mm)項目潔凈包合同》。
第一起訴訟中,因對整體工程建設發生爭議,雙方通過簽訂補充協議確定中建一局甩項項目的金額以及工作內容后,中欣晶圓將該甩項項目重新發包。
2020年,因雙方對工程款支付等事項發生爭議,進而中建一局提起訴訟,請求發行人支付工程款36,186.99萬元及相應利息。
第二起訴訟中,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發生糾紛,2019年6月 ,亞翔集成提起訴訟。一審判決發行人向亞翔集成支付工程款10,913.08萬元及相應利息,案件受理費由亞翔集成負擔12.06萬元,中欣晶圓負擔58.75萬元。
但因中欣晶圓和亞翔集成不服上訴判決,均提起上訴。二審裁定撤銷一審判決、發回重審。目前該案尚在審理過程中。
中欣晶圓認為,這兩起未決訴訟案件,系發行人與施工單位在正常建設施工過程中涉及工程質量與支付價款的合同糾紛,除因訴訟糾紛導致無法辦理相應建設工程的竣工驗收外,不會對發行人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但中欣晶圓尚存的未決訴訟主要涉及設備采購和工程施工合同,金額較大,公司計提的預計負債顯然并未全部覆蓋涉案金額,則在最終判決前,發行人始終存在預計負債計提金額不足,需要履行未預計支付義務的風險。
圖4? 報告期內,中欣晶圓預計負債情況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從中欣晶圓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可以看到,2020年12月,公司聘請郭建岳擔任公司總經理,聘請顧雪龍等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可以看到顧雪龍為公司內部培養晉升。但僅僅7個月后,顧雪龍就辭去了該職務。
隨即,2021年11月,蔣旭濱加入到公司,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可惜新人入職不到4個月,于2022年3月8日,辭去該職務。中欣晶圓只是說明兩人辭職行為均為個人選擇,但具體原因卻未披露。
圖5? 報告期內,中欣晶圓高級管理人員變動情況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公司內部培養的人,升職后沒留住,從外部新聘請的人,入職不到4個月也走了。到底是公司這個副總經理職務,任重道遠,一般人擔不住,還是另有原因?這或許能從之后上交所的問詢中得到解答。
結 語
中欣晶圓背靠上市經營多年的日本磁性控股,使其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和基礎條件優勢。同時中欣晶圓又表現出了較強的吸金能力,2020年至2021年,兩年時間就完成了三次股權轉讓,四次增資。
或許是大環境支持加之自身硬實力幫助中欣晶圓吸引了許多資金,但從公司的持續運營角度來看,發行人還是存在股權結構較分散、管理人員不穩定、訴訟風險高等較多問題的。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作為投資參考指導,讀者需要對自己的投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