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表現不佳,三大指數均出現全線殺跌走勢,上證指數除周二微漲外,其他三個交易日都是連續殺跌走勢,全周大跌4.16%,并創出3424.84點以來的調整新低,深證成指本周大跌5.19%,創業板周表現更差,全周大跌了7.1%。
(資料圖片)
在經過本周的全線調整后,下周A股會怎么走呢?我們從消息面、外圍市場和技術面分析一下:
先看消息面
第一個消息,據財政部公布數據,1至8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8043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3.7%,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616億元,按自然口徑下降9.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74427億元,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6.5%。從數據來看,今年前八個月財政收入整體穩定,但財政壓力有所增加。
第二個消息,9月16日晚間,證監會批復了申萬宏源證券、華泰證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東方證券、財通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等8家券商的科創板做市商資格,做市商制度加速引進,有利于加大科創板流動性,促進合理定價,提振市場信心。這對科創板和證券板塊構成利好。
第三個消息,根據交易所公告,分別將于9月19日上市交易中證500ETF期權,深交所合約標的為嘉實中證500ETF,上所合約標的為南方中證500ETF,同時,深交所還將上線創業板ETF期權,標的為易方達創業板ETF,這也是創業板首只場內標準化衍生品,也是首個面向創新成長類股票的風險管理工具,三個ETF期權推出,將會為市場帶來增量流動性,利好中小盤股票。
再看外圍市場
周五外圍市場繼續調整,美股三大指數全部下跌,道瓊斯指數下跌0.45%,納斯達克指數下跌0.9%,標普500指數下跌0.72%,歐洲股市同樣全面走低,英國富時指數下跌0.62%,德國DAX指數下跌1.66%,法國CAC指數下跌1.31%。
歐美股市近期持續下跌,一方面是受到全球經濟衰退預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受到通脹依然高企,發達經濟體將會繼續加息以實施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國內貨幣政策與發達經濟體并不同步,這一因素非A股走弱直接原因,但外圍市場整體弱勢,對下周A股開局仍然會有一定的拖累。
最后看技術面
從上證指數的日線看,本周后三個交易日連續下跌,周五出現加速下跌走勢,顯示當前市場整體依然處于弱勢格局中,投資者信心不足,使得市場易跌難漲,由于上證指數已經創出了本輪調整以來的新低,短期下跌空間被打開,依然有繼續下跌的風險。
不過從前期大盤的表現來看,整體是圍繞半年線波動,這也是在上次站上半年線后繼續上漲,我說上行空間不大的原因,而現在指數在半年線下方,意味著指數已經偏離中軸,雖然當前弱勢,但用不了多久,同樣會再次漲回半年線附近,所以投資者也不必太過悲觀,大盤120月均線有較強支撐,即便以悲觀情境來看,大盤在3000點左右也能夠止跌企穩。
因此,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外圍市場較為動蕩,國內經濟恢復預期不夠牢固,貨幣寬松空間不大,使得投資者做多信心不足,短期市場依然會以弱勢震蕩為主,但下方空間不大,預計下周能夠探明階段低點,重新走穩,需繼續盯緊科創板,只有本輪調整跌幅較大的科創板率先見底,市場才能真正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