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無人機企業超過12000家,行業總產值達870億元,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上市公司領域,多家公司無人機業務及相關產品貢獻收入,上半年整體業績向好。另有不少公司表示,其產品應用于無人機領域。
來源:攝圖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無人機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工業級應用日益廣泛
受益于行業發展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來,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共有12000多家無人機企業,行業總產值達到870億元。僅深圳就有1500余家,產值近600億元。工業級無人機方面,中國在全球市場占比約55%,消費類無人機方面,中國在全球市場占比達74%。
2021年取得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許可的企業中,華東地區以4363家的總量,排名第一。具體從省份來看,排名前三的地區依次是浙江、廣東及山東。
無人機是由控制站管理(包括遠程操控或自主飛行)的航空器,也稱為遠程駕駛航空器,由無人機飛行平臺、飛控與導航分系統、地面站分系統、任務載荷分系統等組成。按照無人機的應用領域分類,可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其中,民用無人機又分為消費級無人機和工業級無人機。
民用無人機領域來看,消費級無人機主要用于航拍、跟拍等娛樂場景,具有產品標準化、應用同質化特征。工業級無人機則主要用于農林植保、物流、安保巡防及油氣開采等眾多行業,用戶更注重無人機數據采集的精準化,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資源分析與利用價值。
同時,受益于信息化、衛星導航、任務載荷等技術的發展,近年來無人機在工業領域應用日益廣泛。隨著產業鏈趨于成熟,工業級無人機在禁毒偵查、反恐巡邏、環境監測、航空測繪、電力巡檢和農林信息化等領域得以快速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發布的《2021年中國工業級無人機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顯示,2015年至2020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包含無人機整機及相關服務的市場規模)從30億元增長至27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5.53%。若以25%增長率對工業級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進行測算,2026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約達1041億元。
2021年已經達到870億元的產值,無人機產業突破千億級規模,指日可待。
無人機業務貢獻收入,這些A股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長
產業鏈來看,無人機產業鏈分布面廣、涉及領域多,主要由原材料供應商、系統設備供應商、系統集成商、運營服務商、終端用戶等構成。其中,產業鏈上游分布有原材料供應商、系統設備供應商兩大部分,下游分布有運營服務商、終端用戶兩大部分。系統集成商位于產業鏈核心位置,主要為從事無人機系統創新研發和總體設計的單位,大型核心企業為主體、中小型同質化企業聚集周邊同步發展。
A股市場上,不少公司從事無人機業務,今年上半年業績向好。
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中無人機;證券代碼:688297.SH)主要從事無人機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銷售和服務,是國內大型固定翼長航時無人機系統的領軍企業。公司研發和生產的翼龍系列無人機系統產品及其相關技術先后獲得了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其翼龍系列無人機在全球察打一體無人機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二、中國第一。2022年3月,中無人機還獲批成為四川省無人機產業創新中心。
2022年上半年,中無人機實現營業收入16.62億元,同比增長47.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6億元,同比增長5.10%。其中,無人機及相關產品實現收入16.37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8.50%,同比增長49.65%。
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縱橫股份;證券代碼:688070.SH)系國內首家以工業無人機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工業無人機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
縱橫股份202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目前,公司擁有八大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飛行器平臺及多旋翼無人機系統、光電吊艙、激光雷達、航測相機、大氣傳感器、航磁傳感器等各類無人機任務載荷,高智能、高適應性和高可靠的一體化飛控與地面指控系統,以及圖像、視頻、點云等多元數據處理的應用軟件及無人機管控云平臺,滿足各類行業用戶需求。產品廣泛應用于安防監控、巡檢、測繪與地理信息、應急、防務等領域。
2022年上半年,縱橫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66.6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0.99萬元,同比減虧2003.82萬元并在第二季度單季實現盈利。上半年,公司在安防領域訂單首次超過測繪與地理信息領域,2022年1-6月,公司訂單總額同比增長75%,6月末公司在手訂單同比增長超過200%。
觀典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觀典防務;證券代碼:688287.SH)主營業務為無人機飛行服務與數據處理和無人機系統及智能防務裝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自主研發了多款無人機整機、分系統及非致命性裝備等防務產品,在無人機總體設計、飛行控制、氣動優化等方面掌握核心技術。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無人機系統及智能防務裝備方面擁有授權專利91項(包括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74項)、軟件著作權63項。開創了我國小型無人機高海拔地區自主起降飛行的先河,構建了7000米以下空間分層飛行體系。
2022年上半年,觀典防務實現營業收入1.55億元,同比增長21.71%;實現凈利潤6204.66萬元,同比增長30.73%。
廣聯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廣聯航空;證券代碼:300900.SZ)專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的研發、生產、制造,產品覆蓋軍用和民用領域,主要為航空工裝、航空航天零部件與無人機產品。
公司具備同時提出無人機產品結構設計、產品工裝方案、零部件加工制造方案的能力,具備實際應用的型號設計、大批量穩定生產能力。廣聯航空無人機產品主要包括多型無人機整機結構平臺及各型多旋翼無人機等。
此外,為加深公司在無人機領域加工制造的專業能力,提高公司無人機總裝及零配件制造的專業化生產能力和智能化水平,2022年8月17日,廣聯航空還與自貢市貢井區人民政府簽訂《無人機總裝及零配件制造項目建設協議書》,公司擬使用項目建筑面積約5.75萬平米建設無人機總裝廠房及附屬用房,新建無人機總裝和零配件生產線,項目總投資3億元。
業績方面,2022年上半年,廣聯航空實現營業收入2.5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6.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95.1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5.09%。
航天彩虹無人機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航天彩虹;證券代碼:002389.SZ)主要從事無人機業務和新材料業務兩大業務板塊,無人機業務主要分為整機產品銷售、在研產品、任務載荷及配套設備、多元化應用服務和先進無人機技術預研。其披露,公司目前在行業中已成為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與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國際化制造商,是國內中高端無人機產業的主導力量、無人機載智能彈藥產業的重要力量,以及無人機應用技術服務的核心力量。
2022年上半年,航天彩虹無人機及相關產品實現收入7.89億元,同比增長209.96%,無人機業務的高增長為公司上半年營收增長貢獻了核心動能。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6億元,同比增長37.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243.17萬元,同比增長15.64%。
多家公司披露相關產品應用于無人機領域
除了上述主營業務為無人機外,不少公司也披露,相關產品應用于無人機領域。
煜邦電力(688597.SH)披露,公司目前擁有自研的多種型號無人機、激光雷達等硬件產品及領先的激光點云處理系統、輸電線路全景管控平臺等軟件產品,實現了產品軟硬件結合,產品鏈完整先進。這些與智能無人機巢相結合可以有效拓展無人機巡檢的潛力,進行差異化競爭,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智能巡檢領域的競爭力。
理工導航(688282.SH)披露,公司開發了適用于小型MEMS慣性導航系統的動基座傳遞對準技術,相關產品已小批量應用于某型無人機系統。
歐陸通(300870.SZ)披露,公司已逐步研發、生產并交付了智能家居相關及無人機等新型電子領域的電源適配器。
聯合光電(300691.SZ)于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復稱,公司的專業鏡頭、光電產品已廣泛用于安防視頻監控、新型顯示、智能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包含無人機相關產品。
高德紅外(002414.SZ)也于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復稱,目前由公司定制開發的紅外熱成像輔助駕駛系統列裝于東風旗下品牌“猛士科技”新發布車型,公司深度參與了猛士夜視系統和無人機系統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