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股票打新,很多人都是樂此不疲,原因無他,只因為利潤較高。不過,股票打新也是有風險的,因為新股也會破發,一旦破發就會虧錢。
(資料圖片)
當然,如果不想承擔新股破發的風險,可以只做主板市場的股票打新,因為破發的新股基本都是創業板和科創板的,主板市場的新股很少破發,這是為什么呢?
為什么創業板和科創板的新股容易破發?
一個原因,就是新股的稀缺性不同。主板市場的股票雖然是股市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在主板市場發行的新股卻越來越少。相反,在創業板和科創板發行的新股則越來越多。
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主板市場的新股發行制度,跟創業板和科創板不一樣,前者為審核制,后者為注冊制。在注冊制下,股票發行上市更容易,所以想要讓股票發行上市的公司紛紛轉向了創業板和科創板。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注冊制是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方向,甚至主板市場都可能會采用這種制度發行,所以也就有意減少新股在主板市場發行。
物以稀為貴,越是稀有的東西,市場就能給它越高的價格。主板市場的新股因為比較稀有,所以上市之后,在市場的追捧之下更容易出現溢價,破發的概率很小,而創業板和科創板的新股因為數量比較多,稀缺性不足,有些不被看好的新股就容易出現破發。
另一個原因,就是新股的性價比不同。創業板和科創板的新股,因為是采用注冊制發行的,所以發行價格主要由市場報價來確定的。不過也正因如此,新股的發行價格普遍偏高。
這里說的股票價格偏高不是股票的絕對價格偏高,而是相對于它的價值來說偏高。當然,股票價格相對其價值偏高,也帶來了股票的絕對價格偏高。甚至有些還在虧損中的公司,股票不僅能成功上市,而且還能以高價發行。
而主板市場的新股,發行價格就要低不少,并且除了財務造假外,絕無可能有虧損公司的股票發行。
所以,在股票的質量上,主板市場的新股比科創板和創業板的高,在發行價格上又相對較低,性價比明顯要更高一些。性價比越高,愿意買的人就越多,自然就不容易破發了。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就是資金的問題。股票價格要上漲,需要有資金去推動,缺少資金就會跌。與主板市場相比,創業板和科創板的投資門檻相對較高,尤其是科創板,需要賬戶里有50萬元以上才能開通。而主板市場的股票投資基本上沒有門檻。
創業板和科創板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就意味著將一大批投資者排除在外,也意味著失去了大量的資金。更何況,A股市場上的投資者大多數都是散戶,而大多數的散戶資金量都不是很多,50萬的資金門檻,恐怕會把90%以上的散戶都排除在外。
這一點在北交所的新股上表現得更為明顯。因為北交所的新股發行價格大多都不是很高,性價比不錯,但新股的破發概率卻很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資金的不足,很多市值幾十億的股票,日成交額只有幾十上百萬,這樣的資金量怎么支撐起股價上漲?
總之,創業板和科創板的新股容易破發,原因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