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武隆區仙女山“碳中和”景區及配套項目開工儀式舉行。武隆計劃通過完善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優化旅游沿線環境,增加林業固碳能力等措施,將占地35085畝的仙女山景區和2400畝云上戀橋景區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碳中和”景區,有力助推武隆旅游“三次創業”再升級。
武隆區旅游資源豐富,是全國少有的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三塊金字招牌的地區之一。全境串珠式密布景觀多達260多處,已開發生態觀光、度假休閑、鄉村體驗等多種類型的旅游產品。2020年,武隆區旅游總收入占到全區生產總值的80%以上。
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加快的同時,也伴隨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帶來的溫室效應等問題的產生。武隆通過“碳中和”景區的打造,盡可能實現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對推進武隆綠色發展、促進武隆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仙女山“碳中和”景區建設規劃,該項目引入社會資本方投資,用以完善旅游配套服務設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質量,豐富旅游產品,優化旅游沿線環境,增強游客游覽體驗感,通過增加林業固碳能力,減少碳排放,實現碳排放達標,保障暢通碳循環。
景區將以原生態保護和綠化、生態停車場建設、新能源公共交通推廣、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建設節能材料使用等為重點來打造低碳景區,同時,建立“智慧旅游”綜合管理平臺,逐步向低碳智能化方向轉變。
景區注重旅游產品和低碳路線開發,積極探索建立景區和周邊鄉村一體化發展各方受益的共贏共享機制,因地制宜研發周末自駕游、鮮果采摘、茶葉苗木生態觀光、垂釣等體驗式綠色旅游項目,開發“低碳問道”漫游路線。
景區還大力推行綠色餐飲,開展“碳中和”造林活動,更新景區低碳設施設備,培育低碳酒店,修建生態步道,逐步設立“低碳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和“低碳技術展示區”,向游客發放低碳旅游宣傳冊,集中展示低碳技術,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景區推動“智慧用電”系統建設,達到安全節能用電、減少碳排放量的目的;建設智能業務管理平臺,實現景區的客流量控制,保護景區生態環境;搭建碳積分平臺,建立低碳綠色景區的正向引導機制。
武隆區委書記何慶表示,仙女山“碳中和”景區及配套項目是強力推進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三次創業”的標志性、支撐性項目,必將進一步加快旅游國際化步伐,有力助推碳達峰、碳中和行動,進一步促進旅游、文化、交通、經貿、服務等深度融合,有力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李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