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短線漲停板,交易機會都是稍縱即逝的,一個交易機會出現時很難形成多個買入點,而且操作短線漲停板時,我們對持倉時間是有嚴格限制的,在規定的較短的持倉時間之內股價沒有走出向上的走勢就說明前期的買入決策是錯誤的,因為買入當天不能賣出,這時是絕對不能增加倉位的。對于賣點的把控比較靈活,買入次日一旦股價出現了不利的走勢可以先行平掉一部分倉位,保留一部分倉位博取更大的利潤或者等待確認上升無望時拋出。
(資料圖片)
對于波段漲停板來說,買入點至關重要,一般只會選擇一個最好的買入點、2個賣出點。買入點通常是主升浪的啟動點,一旦錯過要么就會變成追高,要么就是啟動點判斷錯誤。所以對買點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因為我們的操作原則之一就是“追漲不追高”。
靜態風險控制策略
每次操作都需要有固定的止損位,就像我們給自己買的保險一樣。但是由于不同的人對同一次操作的預期不同,所采取的止損策略也不會相同。有的時候會用下跌5%的固定止損,有的時候會采用下跌3%的固定止損,一方面和個人的投資偏好息息相關,另一方面是由此次交易的持倉周期決定的。如果操作的倉位較輕可以適當放大止損范圍,如果操作的倉位較重就需要適當縮小止損范圍。如果是短線交易就需要縮小對應的止損范圍,如果是中長線交易就需要擴大對應的止損范圍。
一般來說,股價一旦觸碰到靜態風險控制位的時候,一定要清倉,而不是減倉,因為破位說明本次操作的判斷是錯誤的,不能存在任何僥幸心理,必須快速離場。
實戰案例:紅星發展(600367)
紅星發展在突破了前期小的整理平臺后,出現了上升趨勢中的漲停大陽線,不過從分時中可以發現,該漲停板走得十分扭捏,和真正的拉升大陽線的條件不符,所以一定要謹慎操作,如果在漲停板追了進去,次日就得堅決執行止損策略。
當日漲停價買入的成本是19.49元,按照3%的靜態止損,對應的止損價為18.91元。次日小幅跳空低開后,全天震蕩下跌,沒有任何賣出的機會,全天最深的跌幅達到了10%。當股價下跌到18.91元的時候一定要堅決快速清倉離場,絕對不能再抱有幻想,因為我們的買入決策錯了。
動態風險控制策略
動態風險控制是指買入后通過后期走勢的形態、趨勢的變化來確定賣出的點位,而不是遵守買進時的固定的止損點位。在大的上升波段中,一個大周期上的上漲波段是由多個小周期上的上漲波段構成,每個小周期上的上漲波段結束后都會伴隨小周期上的調整。動態風險控制對操作者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一旦選擇錯了新的止盈止損位,很有可能被大周期的洗盤清理出局,錯失后面上升波段的利潤空間。
動態風險控制依據的是股價在小周期上完成了小波段的上漲后、根據小周期的上漲幅度計算出來的回調幅度,或者通過前一個上漲波段中標志性的K線來判斷回調到什么位置之后會遇到支撐,如果破掉支撐位就很可能造成趨勢的反轉,后期會繼續維持下跌狀態,所以可以選擇暫時鎖定利潤。
動態風險控制策略
(1)固定空間向上平移
比如買入的時候依據某種形態要求確定了下跌3%之后進行止損,當股價上漲了5%之后,止損的點位也向上移動5%,此時就不再是止損了,而是在買入價的2%之上進行止盈。如果股價繼續上漲,漲幅已經達到了10%,此時的止損空間繼續上移5%,則對應的止盈點就變成了7%。后市如果股價繼續向上運行就去博取更大的利潤空間,但是如果股價向下運行也要盡量保住更大的利潤。
此種方式可以結合減倉一起操作,比如當上漲幅度超過10%之后,一旦回撤到7%的時候賣出一半的倉位,回撤到5%的時候再賣出剩下的倉位。
實戰案例:澳洋順昌
澳洋順昌在日線上還沒有形成大的上升趨勢,還處于寬幅震蕩期間。橫盤整理期間,股價的重心不斷抬高,在30分鐘走勢上形成了扎實的底部,即將啟動一波30分鐘走勢上的上漲行情。當日漲停板宣布多頭行情的啟動。
如果以漲停板的價格追進,買入的成本是7.55元(不考慮手續費),靜態止損位為下跌3%。次日的最大漲幅是7.78%,有超過5%的漲幅,那么止損的點位也要上移7.78%,即買入價向上4.78%的位置對應的價格為7.94元。股價回落的最低點到了7.87元,所以要在7.94元的價位上清倉或者賣掉一半的倉位。如果只賣掉了一半的倉位,剩下倉位的止損位為原止損位向上移動5%,即買入價向上2%的幅度,對應的價格為7.70元,當天的股價沒有觸碰到該價格,所以當天可持倉。
(2)創新高的大陽線的最低點
買入后參照的大陽線可以是主周期的,也可以是小周期的。對于操作短線漲停板的投資者來說,小周期一般都需要看到30分鐘甚至是5分鐘走勢,買入股票之后,如果在30分鐘走勢上出現了一根上漲的大陽線,就會將原來的止損位向上調整到最近一根大陽線的最低點。有的時候30分鐘走勢上的一根大陽線的利潤空間會非常大,如果等到跌破該大陽線的最低點時再離場,利潤會嚴重縮水,所以一般出現大陽線后會根據后期的形態來確認執行什么樣的止盈策略。
該種風控方式也會結合減倉的方式一起操作,以實現部分倉位落袋為贏,之后用剩下的倉位博取更大的利潤。
實戰案例:依頓電子(603328)
以30分鐘的走勢為例,前期股價經過了標準的箱體整理,在整理后期股價重心上移,以小陽線突破了長期整理平臺的上軌,此時是最好的突破型買點,對應的前一根小陽線的最低點就是此時操作的止損位。其實對于平臺突破型的啟動點,止損位也可以設在平臺下軌處。
上升趨勢啟動后,股價表現非常強勢,連續收陽線,走出了明顯的小陽推大陽的走勢。當大陽線走出來時,獲利已經超過5%,可以考慮將止損位上移到該根大陽線的最低點。之后又走出了一根大陽線,將止損點位再次向上移動,此時的止損價位為25.58元。之后股價慣性上沖,最高上漲到27.30元,和此時的止損價25.58元之間的幅度是6.72%,也就是如果等到股價下跌到25.58元的時候再清倉,利潤回吐就會達到6.72%,對于短線操作來說幅度較大,需要有更好的方式來識別股價已經見頂。
連續兩根大陽線后,K線實體的幅度開始變小,陰線開始增多,就是明顯的上漲無力的信號。圖中連續兩根下跌的陰線之后出現了假陽線,所以是走出了3連陰的形態,波段頂部已經確認,需要立刻離場了。此時的價格是26.65元,賣出的價位遠遠高于25.58元的止損位。
(3)小周期的趨勢線
在股票操作的邏輯中,永遠都是“看大做小”,即先看大周期的趨勢,然后再到小周期上尋找買賣點。如果操作的行情在走的是30分鐘上的大波段,它是由2個或2個以上5分鐘走勢上的完整波段構成的,如果買點是在5分鐘走勢的第一個波段上,那么在5分鐘走勢的第一個上漲波段結束后就要面臨調整,5分鐘走勢的小趨勢線被破壞了的時候就可以賣出以回避調整。此時可以清倉,然后等調整到位之后再狙擊下一個5分鐘走勢的上漲波段,也可以先清掉一部分倉位,用剩余的倉位參與調整和后期的上漲波段。
實戰案例:恒信移動(300081)
漲停板發生時,股價前期經過了充分的下跌,還沒有突破下跌趨勢線,所以可以斷定該次追漲停的操作一定是短線,不能夠長線持有,第二天一定要離場。從漲停當天的分時圖上可以看到,股價采用的是最弱的拉尾的方式走出漲停板,但是對散戶的誘惑性卻非常強。如果在這個時候進了場,一定要制定周密的交易計劃。
次日早盤小幅高開后,股價被向上拉高,最大的幅度達到了8.41%,但是之后便展開了橫盤。從5分鐘K線走勢圖上可以看到,股價在前期的一波快速拉升之后展開了橫盤,且用橫盤的方式破了上升趨勢線,股價要展開整理,整理的時間、空間不定,會不會走出繼續下跌的行情也不能確定,所以在股價跌破5分鐘走勢的時候一定要快速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