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個短的,全球首富馬斯克,這兩天幾個表態,引發了全球外交關注。
結尾談談節后行情。
【資料圖】
01
先是10月3日,馬斯克就停止俄烏沖突在推特上提出4項建議:
第一,在聯合國監督下就“被強占地區”重新進行公投;
第二,克里米亞正式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第三,克里米亞供水得到保證;
第四,烏克蘭保持中立。
然后,在推上被不少人噴了,于是回復了句:
我是烏克蘭的忠實粉絲,但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粉絲)
這兩天,馬斯克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又提到了臺灣:
避免臺海沖突的方法就是為臺灣設立一個合理的“特別行政區”,事實上可能會達成一個比香港更寬松的約定。
02
馬斯克作為“第一性原則”的信奉者,談事情從來直接得很。
這次罕見的幾天之內,就全球兩大火藥桶發表自己的觀點,其實也是屁股決定腦袋。
一方面,北溪管道被炸后,特斯拉的德國工廠,基本game over了。
本來就受制于綠黨的各種極端環保政策,推進速度各種不順。20年開工建設的工廠,目前周產量僅1000-2000輛之間。
現在高昂的能源價格下,想盈利更難了。
另一方面,特斯拉的上海工廠,2019年初開工建設,今年8月份,就生產了第100萬輛特斯拉。
對于這樣全球布局的企業家而言,和平,穩定,太重要了。
俄烏沖突升級到目前,歐洲成了最大的輸家,如果俄羅斯便宜的天然氣不再,歐洲的工業體系,在未來的一年,將徹底崩潰。
以至于馬斯克極度反對俄烏沖突的擴大化。不過今天,隨著克里米亞大橋被炸,擴大化基本避免不了了。
至于馬斯克罕見地談到臺海,其實也是一個邏輯,一定要保持和平,不然真打起來,特斯拉目前30%多的產能就歇菜了。
這也是老南在《情緒之后再看臺海,格局已變》中反復提過的邏輯,戰略定力不是簡單的忍,而是如何掌握戰略主動權,讓成本最小化下,收益最大化。
03
回到節后的市場,其實我們今年以來的幾篇文章,如3月的《美股衰退重要信號,昨晚出現了》、如8月的《股市,進入謹慎階段》,回頭看都非常精準了,無論是判斷的邏輯,還是結論。
如昨天,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大好,然后美股直接死給你看。是不是完全在我們的預測中?
至于A股,反正就是時間換空間,慢慢磨吧。節前我們視頻號發了個老南的采訪錄音,大家也可以聽下。
目前這個位置無論倉位高低,都是多看少動了。倉位大的,跌到現在割意義也不大了,忍到下輪行情吧;倉位低的,也別想抄底,路還漫漫,不過定投問題不大。
結
還是那句話,這就是個比爛的時代,所以,學會茍一茍,很重要。
畢竟,一切都是周期。
-END-